牟平的这座祠堂曾经是“违规建筑”

烟海e家 2025-05-12 14:32

  在古老的牟平大地上,曾星罗棋布着上百座庙宇,家庙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类。

  家庙是俗称,官方称祠堂和宗祠。在古代牟平,一些规模较大的家族或姓氏较为单纯的村庄一般都建有祠堂。据民国版《牟平县志》记载,民国前,在牟平城乡尚存有十几处祠堂,而位于昆嵛山腹地曲家口村的曲氏祠堂是其中的佼佼者。

  曲氏祠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它是曲家口、板子口、桑园、瓦善、义合庄、新建、向阳、福寿庄、长岭、马家庄、沙家、西莒格庄、车门夼等村曲氏家族的宗祠。

  曲氏祠堂位于曲家口村东,坐北朝南,由南厅和正厅组成。南厅3间,一高两低,中间的一高是进入祠堂的通道,又称“大过道”。通道两侧(两低)分别是两个门户相对的单间,又称门屋。在西门屋南侧植有一株修长挺拔的国槐树。

  南厅与正厅之间的院落长约8米。院子中间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内墙,墙上分别开设有两个颇为对称别致的圆形拱门,将整个院落分隔成主院和副院。主院在北,副院在南。从南厅大过道步入副院,迎面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照壁,照壁正中书有一大大的“曲”字,曲字周边则有20余个小号福字呈众星捧月状。

  穿过照壁两侧拱门便可进入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富丽堂皇的建筑,也即祠堂正厅。正厅屋顶乃中国古代传统造型,大脊或正脊两端有龙吻,又名吞兽,隆起呈拱翘形;四条垂脊的前端各排列着5个蹲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寓意以兽镇脊,避火消灾。

五脊六兽资料图  文图无关 

  也正是因为这一众蹲兽,一度曾惊动了地方政府,连派两拨人员前来兴师问罪。原来彼时的统治者对祠堂的修建有着详细而严格的要求。其中之一是,本族本宗无品官的(也有一种说法是无三品以上高官的),不得随意建祠,更不得在屋顶上设立五脊六兽等神兽神物。而彼时以曲家口曲氏为主的曲氏宗族中尚无一位品官或三品高官,换言之,曲氏祠堂乃“违规建筑”,而屋脊上的那一众蹲兽更是“严重违规”。在官府的一再追查下,彼时的曲氏族长无奈之下,只好一边上下打点,一边跑到本县的上潘家庄,求爷爷告奶奶,央求将该村中的一位已过世的曲姓尚书拉为自己的族人,这才得以“过关”。

  正厅也是3间,长约8米,宽约5米,檐高约4米。厅内,迎面倚墙放置着一条长约3米古色古香的条几和一张大大的八仙桌。每逢过年或祭祀之日,便会请出曲氏宗谱挂于条几上方后墙正中,同时在条几和八仙桌上依次摆放酒食、水果等时令供品。

  整座建筑占地约240平方米,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祠堂落成后,彼时的曲氏族人共同约定,除了平时不定期的临时祭祀活动外,每年大年三十子时之前,迁出的曲氏后裔要以村为单位,根据村子大小选出大约5人为代表,在长辈或族长的带领下,皆要到曲氏祠堂祭祖,俗称发纸。即在列祖列宗的灵位前上供上香、烧纸磕头,以求保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曲氏祠堂的命运也被时代改写。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曲氏祠堂一度被改造成为曲家口村小学的校舍。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校舍的落成,祠堂被毁,只剩下祠堂前那株大槐树仍在默默地守望着那座曾经的祠堂和曲家口村。2009年秋,那株历经200余年岁月沧桑的大槐树被暴风骤雨所摧毁,从此,曲氏祠堂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剩下几块残砖断瓦,默默地诉说着那些昔日的传奇。(王锦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