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准则,立足政务服务“小窗口”,以“三个一”为抓手,培育“亲、专、清”的政务先锋,推动高素质党员队伍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新作用、展现新作为。
根植“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特色,以“我陪群众走流程”为出发点,创建全市首个窗口体验式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
以思想熏陶为核心。围绕“红心·红印”党建品牌、“烟必行”政务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了党建文化长廊、37度体感式政务服务体验区、“烟必行·易企行”企业一站式服务专区,将党建文化展示区、涉企服务专区与党员活动室有机结合,打造温馨开放式多元化教育场景。以换位体验为手段。创新开展“走流程、优服务”主题党日,以感悟改革“沉浸学”、体验服务“互动学”等方式,引导全市审批服务战线党员干部以群众视角感受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共开展“走流程、优服务”主题党日25场次,覆盖党员干部600人次,征集意见建议40余条,党员干部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以实践锻炼为载体。用好“窗口一线”实践平台,建立窗口“蹲点”、服务攻坚、帮办代办机制,组建重点项目审批服务专员、审前辅导团队、帮办代办“金牌团队”等多支队伍,为企业群众提供面对面、有温度、可感知的即办、咨询、前后台联动等审批服务,进一步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以“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导向,打造“1+N”党员学习教育体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抓牢主体培训。统筹“红心大讲堂”“政务微课堂”等载体,开展主题培训35期;打造“全市审批服务业务擂台”,采取“市级集中点题+区市同场竞技”模式,举办擂台赛12期,6名党员干部在省市各项比赛中获一等奖,“事争一流”氛围愈加浓厚。强化专人淬炼。打破部门、科室限制,抽调年轻干部组建年轻干部先锋队、“文稿写作训练营”等;创新打造“青锋讲堂”,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年轻业务骨干担任主讲人,讲政策、讲方法,分享工作体会和经验,开展主题课程18期,搭建“学中干、干中学”的年轻干部成长平台。拓展专项研讨。聚焦服务大局,动态开展“透过审批看发展”大讨论活动,先后围绕“透过审批看改革、透过审批看项目、透过审批看民生、透过审批看需求、透过审批看差距”开展专项讨论12次,形成分析报告56篇,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市场主体减资相关报告受到市委书记批示肯定。

将清正廉洁作为高效服务的基础和底线,坚持从严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城市之窗”。
涵养廉洁文化,确保头脑清醒。以创建“清廉审批”文化品牌为契机,积极打造“廉洁窗口”“阳光交易”清廉文化阵地,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每日一课”、编演《亲清政商》情景剧、编印《损害营商环境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凝聚清正廉洁“向心力”。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干事清正。个人层面,紧扣“履职能力”和“贡献度”,建立全员“干部成长档案”,实现精细化管理;科室层面,理清职责范围,建立重点职责清单和科室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项目化、考核化推进落实;组建工作规范化提升领导小组,每月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抽查,反馈并推动整改问题7项,确保制度刚性执行。做实作风督查,确保服务清爽。创新开展“守底线、转作风、树形象”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规程,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整治群众可感可及问题5项;充分运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对党员干部服务态度、能力作风进行跟踪问效;常态化开展大厅日常巡查、作风联合检查283次,时刻提醒窗口工作人员严守底线、审慎用权。

(供稿: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