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童年,韧性的生长——读刘海栖短篇小说集《万物生长》

烟台日报 2025-11-06 15:16

著名作家刘海栖在儿童文学领域深耕多年后,终于推出了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万物生长》。这部迟来的集子萃取了11篇童年故事,以饱含历史温度的笔触,填补了作家创作版图上的重要空白。

《万物生长》是作家对生命初始阶段的深情回望。书中,半个多世纪前的街巷阡陌与特定年代下的生活颗粒,历经时光淘洗,沉淀出直抵人心的醇厚气息。刘海栖的笔触朴拙鲜活,他拒绝柔光滤镜,敢于正视真实的童年经验——那些不体面甚至略带荒诞的角落,孩子们旺盛的生命力与微小的挣扎,均被描绘得如在眼前。

《万物生长》的魅力,首先在于对特定年代儿童心理的精准捕捉。《打苍蝇》中张小红的诚实选择,《入队》中少年从笨拙造假到坦白的转变,无不以真实动人。作家更以极大的善意与勇气,呈现了儿童文学中常被简化的成长困惑。《第一次养鸽子是怎样失败的》堪称典范。少年倾注心血照料雏鸽,克服重重困难与之建立深厚情感,却最终面对鸽子被父亲摔死并烹食的结局。作家没有回避这份童真世界的剧烈伤痛,让少年“哭得无比伤心,把手和脸都哭麻了”。然而,二米后来的赠鸽与家人间形成的默契,暗示着理解与补偿的可能。这次“失败”本身,成为少年理解生活复杂、体会生命珍贵的一课,让成长显露出疼痛与韧性交织的质地。

刘海栖精妙地雕琢着孩子们赖以生存和嬉戏的空间,这些空间浸透着时代的气息,是童年经验的塑造者。《跑步去北京》中,“棋盘营”街巷成为微缩的童年乐园。孩子们用脚步丈量通往“北京”的虚拟距离,将枯燥的锻炼转化为充满竞争与计算的游戏——他们甚至精心测绘课间去厕所的路径为“来回75米”,将集体目标巧妙内化为个体探索的乐趣,令人忍俊不禁。孩童们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想象力,在街巷间奔跑跳跃,在修补中寻找色彩,这正是《万物生长》深沉的生命礼赞。

散落街巷的寻常器物,在刘海栖笔下成为承载生活重量与情感温度的有力道具。《塑料凉鞋的亲戚》堪称整部小说集的华彩篇章。郑常在脚上那双通过不断修补而“亲戚遍布全街”的塑料凉鞋,是那个年代邻里互助网络的生动证物。烧红的炉钩子冒着青烟,不同颜色、不同来源的塑料残片被熔在一起,每一次修补都是一次生活技艺的展演。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后续情节:孩子们为报复郑常在,纷纷剪去他凉鞋上属于自家的塑料补丁,导致凉鞋彻底报废。结尾那句“街上的塑料凉鞋都是亲戚。郑常在虽然不穿凉鞋了,但其他塑料凉鞋和他的脚都是亲戚”,饱含着沧桑况味,写尽了匮乏年代里人与人之间割不断的温情羁绊。

《出黑板报的故事》中,彩色粉笔和教室后方的黑板,成为少年刘立宪才能生长的园地。他琢磨图案,苦练美术字,那份专注源于纯粹的热爱。黑板报见证了他从笨拙到娴熟的成长轨迹,最终,军营周连长的欣赏与征召,让少年的兴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方向。《桃酥》则以寻常点心为轴心,旋开了匮乏岁月里的温情万花筒。桃酥在奶奶手中化身为独特的奖惩货币,它牵引着孩子们漫山遍野地采摘野菊花,更串联起“我”对奶奶的深情记忆。那些散发着焦糊味与甜香的细节,沉淀下匮乏年代里亲情互动的悠长回味。

刘海栖的叙事不以深邃精致取胜,而注重以毛茸茸的细节还原生活本相。他忠实于孩童未被过滤的感官世界,如同沙砾摩擦着叙事的肌理,使其散发出原始生命力与泥土气息。将《万物生长》置于中国儿童文学谱系中观察,它并非奇株异木,而是一棵扎根于特定历史土壤、年轮刻满真实风雨的乡土之树。相较于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抒情诗意,《万物生长》的“棋盘营”街巷多了扑面而来的生活质感,那是塑料凉鞋磨擦脚跟带来的微痛,是桃酥碎屑混着氨水味的复杂气息;相较于张炜《少年与海》的奇幻色彩,刘海栖更贴近北方城镇街巷里那些实实在在的嬉戏、窘迫与悲欢。这种近乎笨拙的写实恰恰是其力量所在,为中国儿童文学留存了一份20世纪中叶城镇童年生活的珍贵样本。

刘海栖以文字为琥珀,封存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声响:塑料凉鞋踩过石板路的“咔嗒”声,粉笔书写的“吱呀”声,鸽子振翅的“扑棱”声,孩童的抽泣、羞愤与号啕……这琥珀的价值,正在于它所包裹的“杂质”——那些粗粝的、带着微小创伤的生命印记被赋予了灵魂的重量。在童年日益被精密规划、被虚拟包围的当下,《万物生长》中那些在匮乏中蓬勃生长的野趣,那些因陋就简却充满创造力的游戏,那些在窘迫中滋生的邻里温情,如同一股清冽的山泉,冲刷着因被过度消费而钝化的感官。

《万物生长》的书名,蕴含着深邃的隐喻。万物生长,绝非温室中整齐划一的盆栽,而是在阳光风雨与砂砾的复杂环境中,以各自独特甚至歪扭的姿态奋力向光伸展的过程。刘海栖记录的正是这样芜杂而真实的生命图景。当我们循着《鼓手》的节拍走过忐忑,伴着《回家叫哥哥》的童谣体会温情,在《少先队员扫墓来》的肃穆中感受历史重量,于《谁更厉害》的博弈中体味童真趣味时,这些带着年代斑驳印记的文学果实,便完成了从个人记忆到时代见证的升华。它们的内核蕴藏着跨越时空的普世力量——关于童真的守护,关于记忆的救赎,关于生命向上向光的永恒渴望。

(洪浩)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