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钓鱼,我有高招

烟海e家 2025-10-26 11:30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外地调到烟台工作。烟台美丽的海湾和在海边垂钓的人们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迷上了钓鱼,假日经常去海边持竿垂钓,尽管风吹日晒,也乐此不疲。

图片

  资料图  文图无关

  那时的秋天,我常常骑自行车去芝罘岛东口村的海边钓鱼。一天下来,至少能钓到一二公斤的鱼。但一去一整天,不仅把家里的活儿撂下了,人也被晒得黢黑,妻子颇有微词。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不再满足这种竿钓。我发现,当地人钓鱼,喜欢用自制的“小帆船”,拖着长长的钓线,绑着密密麻麻的鱼钩,轻盈地漂进海里,收回时总能满载而归。“小帆船”是用浮力好的梧桐木制作的:把一根粗壮的梧桐树枝从中间锯开,平面朝上,用螺栓固定成一个三角形的小船,再在小船中间的横木板上插上一根桅杆,挂上用布做的帆。桅杆可转动,用尼龙线控制其转动范围,可根据风向自动调整帆的角度,使小船乘风前进。

  这种帆钓有两种钓法,当地人称为“放漂线”和“下底线”。

  所谓“放漂线”,即在钓线上每隔50厘米左右绑一支筷子,筷子的另一头绑着鱼钩。把钓线按顺序一圈圈摆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箱里,将鱼钩夹在木箱四周安装的开口胶皮上。在钓线上,每隔一段就绑一块塑料泡沫,使钓线和鱼钩都漂浮在海面上,每只箱子约有三四百只鱼钩。放“漂线”钓的是在海面上游弋的“马步鱼”。

  所谓“下底线”,与“放漂线”的做法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把鱼钩直接按50厘米等距离绑在钓线上即可,在两只鱼钩之间的钓线上缠一段铅丝,让钓线和鱼钩都能沉入海底。它钓的是生活在海底的偏口鱼、光鱼和黄鱼等鱼类。

  二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制作了全套的“下底线”装备,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垂钓。但看似简单的“下底线”,实则操作难度很大。放小船时,不仅要看潮水,还要辨别风向和风力,选好前进路线与角度。在放线的过程中,有时风力太小,小船拖不动沉重的钓线,会停滞不前;有时途中突遇风向改变,小船调头逆行,造成线钩缠绞,前功尽弃。屡次失败,促使我动脑筋、想办法,另辟蹊径。

  我找到一只大货车轱辘的内胎,充满气后在中间绑上一块窄木板,人能伸进腿坐在轮胎里。我又买了一套橡胶皮衣和一副脚蹼,做了两只比乒乓球拍大一些的划板。这样,我可以划着轮胎把钓线带到离岸百米外的海里,再把铁坠沉入海底。只要没有大的风浪都能下海,又快又省事。这种垂钓方式需要两个人配合。正好,我岳父刚从单位退休,赋闲在家,就经常和我一起去下线。

  过去,烟台人一般称芝罘湾以东的海岸线为东海,称西口村、幸福及夹河一带的海岸线为西海。周六下班后,我骑自行车来到夹河岸边,在泥沙中用锨一挖,可见许多蚯蚓般的虫子在蠕动,这是“沙蛆”,一种鱼饵。半小时我就能挖满一小木盒,再把它们在干沙中滚一遍,减轻其身上的粘滑。晚饭后,我连夜把箱子里的鱼钩都挂上了鱼饵。

  第二天早晨,我和岳父骑着自行车,沿着去芝罘岛的路到了西口村东的海边。过去,这里有一片养虾池,我们就在虾池外堤坝上放线。这一带的海滩以泥沙为主,很少有礁石等障碍物,非常适合“下底线”。我将脚蹼轻轻摆动,使轮胎缓缓前行。岳父在堤坝上迅速摘钩放线。鱼钩全部放完后,再放一段空线,离岸边已很远。他那边一挥手,我这边就把绑在钓线前端的铁坠沉入海底。然后,我划着轮胎很快靠岸。

  三

  在岸边休息一阵子就可以收线了。岳父喜欢在前面拽线,一边感受鱼儿在指间阵阵抖动所传递的快感,一边把鱼摘下放进网兜内。我在旁边把鱼钩按顺序挂在箱边的胶皮上,并把钓线收入箱内。

  这时,秋天的太阳和煦而温暖,阳光洒向海面,钓线上那一条条小偏口鱼仿佛是片片枫叶,而“逛鱼”则像一把把金梭,在水面上翻腾,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画卷。天快晌午时,线收完了,大网兜已装满了鱼。岳父乐呵呵地说:“走,回家吃鱼去!”

  我们回到西山路岳父家,岳母赶快把鱼接过去。我和岳父沏上一壶茶品着。一会儿工夫,岳母端上来一大盘香气四溢的炸鱼,再配上一盘清拌黄瓜。岳父找出一瓶好酒,倒满一小盅,美美地抿一口,然后直接用手拿起一条炸偏口鱼吃起来,连夸炸鱼又鲜又香。

  最难忘的一次下线,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次,是在夹河口。我听人说,水流湍急的地方有大鱼,就想起挖鱼饵的夹河入海口,那里涨退潮时水流很急。那天,我们来到夹河口,大海刚开始退潮,夹河水面比较平稳。我顺利地把轮胎划进河心,沉下了铁坠。没想到,回来时任凭我手脚并用地划水,仍无法靠岸,轮胎被越来越湍急的水流逐渐冲向大海。在我筋疲力尽、随波逐流时,恰好被冲到一条停泊在河中的工程船边,我急中生智,一把抱住船边探出的铁臂。就这样,等水流平缓些,我才奋力划上岸。那天收线时,钓到的鱼虽寥寥无几,但还真钓上来两条大偏口鱼,这也是我垂钓生涯中钓到的最大的鱼了。回家一过秤,有一公斤重,另一条重量也近一公斤。

  时光像夹河的水,飞快地流逝着。如今去海边,已看不到海面上“帆船”点点的景象了。有一天,我在海边散步,看到一名年轻人正操控着一艘遥控船,牵引着长长的钓线驶向海里。我心中不由感慨,时代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于是就想,如果用一架无人机把钓线送进海里,会不会更快呢?(孙光)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