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烟海e家 2025-08-10 23:54

  一

  八一建军节这天,我想起44年前,自己等待军校录取通知书的往事。

  1981年7月的7、8、9日三天,我参加了高考。高考结束后,我这个经过九年半“寒窗苦读”的半大小子,终于感受到了浑身上下轻松的滋味儿。我是1972年春节后上的小学,到了1975年8月改成秋季升学,于是三年级上了一年半,小学便读了五年半,初中、高中均是最后一届的两年制,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时,我还不到16岁。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同学们在宿舍里说笑唱歌,闹了大半宿。第二天仍然上课,由各科老师轮流带着我们评估自己的考分。我保守地估计自己的考分是380多分,班主任老师说问题不大。那时候我的目标就是跳出农门,吃上“国家粮”,不管去哪儿,学什么专业。7月11日一早起来,我便欢欢喜喜卷着铺盖回家了。

  余下的日子便是等待和盼望,等待考分公布,盼望能上个喜欢的学校。

图片

AI制图 

  正是盛夏炎热的季节,我帮父母去地里拔拔草、挑水浇浇园,心里是极不情愿的,因“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实在太不好受了。现在想来却是十分感叹,后悔自己当时没有体谅父母的辛劳,替他们多干一些农活。

  所幸的是,那个暑期我读了几本书,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极大。

  我的爷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退休老人之一,他爱看书,尤其爱看长篇小说,书都是我那在中学教书的二姑父给他借来的,有《红岩》《第二次握手》等。我有时也信手拿来翻翻,有两本书读得最有味儿,印象极深,对我影响也最大。一本是末代皇帝溥仪著的《我的前半生》,一本是《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读完这两本年代感极强的书,我对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有了直观的了解,对于我这个不太喜欢历史的理科生来说,算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启迪,也为我之后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

  7月底,高考成绩公布了,我考了420.55分,超过了400分的录取分数线。当时七门课总分600分,数学120分、英语50分、生物30分,物理、化学、语文、政治各100分。那年文登大水泊中学有三个理科重点班,79级1班上线16人,2班上线19人,我所在的3班上线14人。

  接着就是回学校填报志愿。我一共填报了13个志愿,本科5个、专科3个、中专5个。我是立志学医的,所以多数填报的是医学院和医专,还在专科志愿里填报了一所军校。

  报完志愿后的第二天,全县上线考生统一到文登一中体检。隔了一天,又通知我到文登一所军医院参加军校体检,体检过程中,我报那所军校的招生人员把我的高考成绩和体检情况做了记录。另外,大连一所军校的招生人员说我的成绩已够他们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希望我回去改报他们的学校,说这是本科,比我报的那所专科军校强得多。我听了心下欢喜,便火急火燎地骑上自行车赶去二十多公里外的学校,却听老师说档案和志愿表等资料刚被县教育局拉走了,改志愿是不可能的了。未能如愿上本科大学,不能不说是我的人生遗憾。

  体检后,开始了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度日如年说的就是这段日子,真是太漫长了。八月中旬开始,比我考分高的同学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跟我考分不相上下的同学也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甚至比我考分低许多的同学也收到了大专录取通知书,唯独我的录取通知书迟迟没收到。那时录取通知书是寄到学校的,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这期间,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有一天,生产队长吩咐我,协助队里的一位爷爷用手推车推猪仔去宋村公社卖,我的任务是帮着算账和收款。那天,我俩起了个大早赶路。爷爷负责推车,我在前面帮着拉车绳。虽然走的是大路,但都是砂土路,有车经过,便扬起一片沙尘,劈头盖脸的。这样汗水和着尘土,灰头土脸地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赶到了集上。

  那天的买卖非常顺利,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十几头小猪仔卖完了。已近晌午,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那爷爷说:“走,建业(我的小名)!咱找个地方歇歇去!”我暗暗高兴,大声应了一声,心想爷爷是要带我下馆子了。

  爷爷带我来到一处墙边的荫凉地,放稳推车,把车筐解下扣在地上,摘下系在车上的毛巾包,便坐在了倒扣的车筐上。我站在那里愣愣地看着,只见他把毛巾包放在膝盖上,从里面又掏出一个手绢包解开,露出两个黑面的大菜包子。

  见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抬起头,拍拍车筐,示意我坐到旁边,笑笑说:“好小子,饿了吧?愣着干嘛!赶紧坐下尝尝这大包子!”我咽了口口水,没有动,不解地说:“爷,怎么还带饭?咱俩给队里办事,还卖了钱,不得下饭馆吃点?”爷爷听我这么说,赶紧冲我摆摆手,严肃地说:“给队里办事是本分,卖的钱那是队里的钱。建业啊,你可得知道,这公家的钱咱一分不能动哇!”我心头一震,不觉对这个又黑又瘦的老人生出一股敬意,下意识地直了直腰,答应下来。

  不怕诸位笑话,我打小就挺馋的,经常盼着爹赶集时能带着我。爹有时会买根油条给我吃,有时会买块肉骨头或是买上一小块猪肝给我吃,都会让我回味几天。这回去卖小猪,我头天接了信儿,就盘算到时候在集上吃点什么。母亲是最了解我的,所以并未给我准备干粮,只塞给我一块钱,让我喜欢吃什么就买点什么。我后来想,母亲定是和那爷爷一样的心思,才会给我钱。

  我没有吃爷爷的包子,说母亲给了足够的钱,够我俩吃烩油条的,让爷爷和我下饭馆。爷爷摆摆手,让我自己去,还说不急,让我好生吃。一块钱本可以让我吃点比烩油条更好的饭了,我点了两角钱的烩油条,剩下的钱买了一小碟葱拌猪头肉。我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用纸包了,打算慰劳一下一路关照我的那位爷爷。结果,留给老人的几片猪头肉除了我硬塞到他嘴里两片,其余的还是进了我的嘴巴。就这样,爷爷还夸我懂事。

  那天回来的路上,我和爷爷边走边聊,聊到了高考,聊到了眼下未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焦虑。爷爷说好饭不怕晚,管保能来,还说我将来指定是吃“国家粮”的,这让我心中宽慰不少。

  三

  一直等到9月上旬,我还是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新学期已经开始,未上线选择复读的同学已开始复读了,该到大学报到的同学也陆续报到了。我有点绝望了,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准备复读。

  9月13日,我小姑带着她六个月大的胖小子回娘家,家里平添了些喜气,可我还是郁郁寡欢,闷闷地走出家门。小姑抱着她那白胖小子喜气洋洋地走街访友,忽闻大队会计喊她,说接到大水泊中学电话,叫我赶快去拿录取通知书。小姑高兴坏了,抱着孩子一路喊着跑回了家,气喘吁吁地告诉大家这个消息。父亲也急忙出门寻我,还没等我回到家,消息已传遍全村。我成了恢复高考后村里的第三名大学生!

  我顾不上吃午饭,骑上自行车直往20公里外的学校奔去,恨不得脚下生风,车轮会飞。这一路上感觉天高云阔,心意飞扬,虽不知考上了哪所学校,但已然看见前途的光明!

  到了学校,找到了班主任宋老师,他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了我,还说可惜你考这么多分,本应上本科,却录取了个专科。但好在是军校,劝我不要难受。我忙不迭地应允着,早已忘记了那学医的梦,心想收到这录取通知书已是万好,不用再来复读了。当时,我的几个同学已在教室里开始复读了,他们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我急切地打开录取通知书,红红的军校印章点亮了我的眼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航空机务专科学校(今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啊!不枉我煎熬多日,终于盼到了这与众不同的军校录取通知书。

  回家的路上,我一只手紧紧握着录取通知书,还有意地把录取通知书的正面朝向外面,恨不能让所有路人都看到。每忆及那幼稚的一幕,我就禁不住哑然失笑。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路行来,这威武雄壮又豪迈的旋律一遍遍在心头涌起和激荡,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唱了起来。

  一颗少年的心在不停地飞奔,飞奔!奔向校园,奔向大海,奔向蓝天,奔向火热的军营,奔向遥远的未来!(牛序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