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时光

烟台日报 2025-07-15 10:14

周末的午后,阳光慵懒地照射在书桌上,这个时间点恰是我喜欢的、沉浸式阅读的好时光。

我在散文集《听蓝》的扉页间穿行,宛若行走在暮色四合时的江南小巷。富有诗意的书名令人想入非非,仿佛看到了青石板、白墙黛瓦、摇曳的花木被染成了深浅不一的蓝调调儿。

作者桑溪的文字恰似这柔和的光影,温柔而深邃,以“草木记”“字里行间”“履痕”“那城那山”“时光”五辑构建起一座文学园林,让读者在喧嚣的时光里重拾生命的体验。

“听蓝”这个名字本身便充满了诗意的隐喻,在作者桑溪的笔下更是有了多重意蕴。在“履痕”中,《中国蓝》一文书写了作者的一些模糊的记忆,带着这些沉稳的色彩,编织出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中的蓝。蓝在这里成了生命的容器,承载着作者对纯净文化的隐喻。

我想,作者应是位爱花的女子,内心肯定有个浪漫的小情调,不然也不会把“草木记”放在首辑,并赋予那些花木生命的意义。那些芒草、石蒜花、兰花的花开花落,暗藏了作者的深情。

书中的墨香一次次俘获我的眼眸,让我忍不住在“字里行间”寻觅独属于自己的那份惬意,在文字中捕捉读书的快乐。

作者的眼界是开阔的,“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我随着文字的山水穿越时空,漫步“石榴之城”格拉纳达、“门槛”之城布拉格、“猫的城”的伊斯坦布尔、四季如春的昆明、雨中的周庄,跟着作者隔着时空与大师对话。音乐、文字无国界,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去拜读、去聆听!水需要流动,人需要走动。走出去,多体验、多见识,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见证自己的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的心中往往怀有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桑溪亦是如此。我随着她的文字一步一景地游览着我们的仙境烟台。所城里的一处处老房子,朝阳街上的异国风情,张裕的百年酒香,昆嵛山的山花烂漫,作者听从内心的召唤,书写着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思索与感知。

人间有味是清欢。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位真诚的守望者。当合上这本靛蓝封面的散文集,窗外的城市也沉入夜色。那些草木的呼吸、古城的呢喃、时光的涟漪,依然在我的潜意识中荡漾……

(赖玉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