匮乏年代的阅读时光

烟台日报 2025-03-31 09:44

糊在墙上的一片巴掌大的报纸忽然悠悠地飘落下来。我跑过去捡了起来,用手捏着,弹去灰尘,在泛黄的报纸上寻找认识的字,断断续续地念出声来。那是我三四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不少字了,能念出好几段完整的句子。正看得津津有味,小伙伴们在胡同里扯着嗓门喊我:“娟子,快出来跳皮筋。”

待我出门时,小伙伴们已经把皮筋绑好,一头绑在建国家门前的一棵槐树上,另一头绑在一棵柿子树上。我很快加入其中,一边跳一边唱童谣:“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跳着跳着,我的目光掠过建国家的大门缝,看见建国正捧着一本小人书看得津津有味。那本小人书如磁石般吸引我前往。我知道建国这个男孩嗜小人书如命,别说让我看了,摸一下都不行。于是,我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蹲下来,看到了这本小人书的书名是《枪挑小梁王》。建国有好多小人书,有《偷拳》《大刀记》《岳飞传》《英雄小八路》等,可惜我都只见过封面,没读过内容。建国他爹在村小学当老师,经常给建国买小人书,他是个幸福的小孩。

学校发新书的日子对我来说是盛大的节日。我和小伙伴结伴去大队部要报纸包书皮。新书被报纸包裹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认真地读着,不认识的字就圈起来。新课本还没学几页,我就把报纸上的句子全部背下来了。班里红英她爹在镇上当工人,隔三岔五就捎回一本小人书。我羡慕得不得了,感觉红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我把姐姐给我缝的花毽子拿出来给红英踢着玩,她就把小人书借给我看。于是,我终于走进了小人书的世界里,读着图画下面的几行字,看画面上的风景,和里面的小人儿拉呱说话儿。我把看过的《铁道游击队》《小英雄雨来》《西游记》等回家讲给妈妈听,妈妈说识字真好,能知道那么多故事。

若是赶集日又恰逢星期天,我就和小伙伴们去赶集。集市上的书摊对我是极大的诱惑,小人书可以买,也可以花一毛钱坐在摊位前的小马扎上看个够。我掏不出钱又想看小人书,就只能在书摊前翻翻这本又翻翻那本,直到书摊主人不耐烦地瞪着我,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还别说,我以这样的方式看了《画皮》《敌后武工队》《牛虻》《林海雪原》《红娘子》等小人书。

上初中时,我有幸闯入了同学晓春的闺房。当看到那几摞书时,我瞪大了双眼,如同阿里巴巴发现了宝藏。她家有三个男娃,就她一个女孩,是父母的掌上宝。她的妈妈是三里五村有名的接生婆,所以她不缺零花钱。在晓春那里,我看的最多的是《故事会》《小说月报》,还读过不少琼瑶和岑凯伦的言情小说。对我影响最深的书是《红楼梦》,书中的许多细节非常打动我,比如秦氏的闺房香艳奢侈,林黛玉的闺房清雅充满书卷气,薛宝钗的闺房如雪洞一般表现出女主人淡泊冷漠的性格。读着这些文字,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清晰的画面。我如同一个饥饿的孩子般饥不择食,什么书都喜欢读,得空就一头扎在晓春的闺房里汲取文字的养分。妈妈找不到我时,就穿过两条街、拐过三道胡同来到晓春家,准能抓到我,然后我就乖乖地跟着妈妈下地干活去。

那时候,我多么希望长大后能拥有一间书屋,屋子里堆满了书,看都看不完,觉得有书读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如今,我非常感恩匮乏年代的阅读时光,它让我获得了心灵上的丰盈和快乐。我在书香的圣地里留下过足迹,看到迅哥儿在百草园里奔跑,看过孙悟空腾云驾雾,看过梁山好汉畅饮美酒,看过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看过刘姥姥进大观园,看过大唐盛世诗词百首——生活因为有书而有了光芒,阅读在平凡的日子里闪光。

(鲁从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