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主管报刊《中国社会报》以《释放善治新动能 汇聚福地新福气》为题,报道了烟台市福山区撬动慈善活力,解决群众急难的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原文如下: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
释放善治新动能汇聚福地新福气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以公益慈善领域跨界融合、互融互促、提质赋能为着力点,持续擦亮“福地福聚 全民公益”慈善品牌,探索打造综合型公益慈善基地,根据群众需求设计特色化、品牌化慈善项目,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善治新动能。
强化载体建设
提供专业化集成服务
打造综合型公益慈善基地。福山区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500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创业园,并依托该场地打造了全市首家综合型公益慈善基地。针对不同成长期的慈善组织,公益慈善基地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咨询指导、注册认定、孵化培育等一体化服务,实现了慈善组织及相关项目的全链条孵化、全周期培育、全过程服务。同时,福山区坚持“内培+外引”两条腿走路,加强与优秀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从慈善项目的链接落地逐步拓展为专业服务型慈善组织的引进入驻,为慈善组织提供技术、资源支持。

区慈善总会联合洪福公益发展中心开展″幸福小院″农村慰老项目
汇聚各方资源促进融合发展。依托公益慈善基地,福山区畅通慈善力量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渠道,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组团式联手同向发力。一方面,加强校地合作交流,主动链接高校智力资源,围绕慈善组织发展、人才培育、公益创投、项目策划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慈善领域产学研协同模式。另一方面,基地内的福山区慈善总会、社工机构及志愿服务组织等联动实施慈善项目,提升慈善效能。截至目前,福山区连续举办6届“党建引领·创益福山”公益创投大赛,累计孵化培育公益项目266个,立项扶持154个,实施了一系列公益品牌项目。

元旦佳节,400余份爱心早餐温暖一线环卫工人
整合“五社”要素打造引擎。福山区发挥公益慈善基地的平台资源及人才优势,从慈善项目筛选策划到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均同步参与、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形成了“五社”有机融合、高效联动、可持续发展机制。基地定期与福新、清洋等街道召开社区需求对接会,根据摸排的群众需求清单,引导社会组织列出项目清单,联动慈善资源及专业服务进社区,促进需求、项目与慈善资源有效对接。
打好“组合拳”
奏响慈善“大合唱”
发展社区慈善基金。为支持和引导慈善资源下沉、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渠道,福山区规范化、系统化推动社区慈善基金走深走实,构建起了以社区慈善基金为纽带、专业服务为支撑、多元参与为保障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一是建章立制抓规范,出台《关于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试行)》,对社区慈善基金的规范设立、资源整合、有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资源下沉激发活力,社区慈善基金搭建平台,将链接的慈善资源交由乡镇(街道)、村(社区),并根据群众需求统筹使用,有效激发了基层善治的潜力和活力。截至目前,福山区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27只,募集资金 222.57万元。三是精准服务暖人心,各基金管理委员会紧贴居民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高效地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

福山区第二批社区慈善基金揭牌仪式
创新募捐方式。一方面,福山区健全慈善组织网络,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慈善网络及公益服务队伍,形成“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福山区探索互联网公益慈善新路径,连续多年在腾讯公益、支付宝等平台上线“困境老人优居工程”“点亮困境群体希望”等公益项目,并开展网络筹款,搭建起了多渠道、立体化、阳光透明的捐赠平台。此外,福山区广泛凝聚向善力量,为爱心单位、爱心个人颁发了荣誉奖牌,大力弘扬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注重跨界融合
最大限度提升慈善效能
强化“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福山区进一步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合力打造“福助你”救助品牌,构建起政府保基本、慈善提效能的综合救助服务格局。

高疃镇下疋山夼永德爱心食堂启动
探索“慈善+社会组织”融合发展。福山区在社会组织孵化过程中注入慈善基因,着力培育发展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已累计为超过20万名群众提供了扶危助困、助老助残、邻里互助等各类服务。该区充分发挥区慈善总会等筹资型慈善组织的优势,搭建线上、线下募捐平台,推动服务型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农村幸福院、残疾青少年技能培训等慈善项目。
做实“慈善+养老”暖心服务。福山区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持续加大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帮扶力度,开展了“困境老人优居工程”“爱心复明”困难老人免费白内障手术等慈善项目。聚焦农村高龄、独居等老人用餐服务需求,福山区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布局助老食堂,同步开展义剪、义诊、推拿等服务,有效打通了农村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高疃镇下疋山夼村爱心食堂内,老人们正在用餐
织密“慈善+未保关爱”服务网络。福山区公益慈善基地联动社区、慈善组织开展了“助力菁菁学子成长”“绘声绘色 助力梦想”等线上募捐项目,常态化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帮扶工作。
打造“慈善+保险”双重保障。福山区探索将保险机制引入慈善工作,连续三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福山慈善大病救助保险”,由保险公司为部分困难群体免费投保,困难群众一旦患有恶性肿瘤、49类重大疾病,确诊即赔。该区还设立“慈暖夕阳 医路同行”保险,由福山区慈善总会按照每人200元标准为全区842名特困老年人投保,对因病、因灾造成的医疗费用、住院陪护费用给予保障,每人最高可获赔2万元。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