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古柳街道挺城社区瞄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完善组织建设、搭建共治平台、赋能服务供给为突破口,积极破译社区治理“新密码”,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居民在社区生活更顺心、更暖心、更安心。今年11月,《创新“五挺”社区工作法探索社区“善治”新路径》入选2024年“全国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大会”典型案例。
一、完善组织建设,“挺上心”破解“议事难”。一是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531”组织体系,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架构和“社区网格员—网格助理员—物业管家”三级工作机制,实施“社区领办·红色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对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进行指导、监督、服务全方位管理。二是强化组织引领。建立红心物业党建联席会制度,针对重点老旧小区,由党建办、社区摸清底数、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引导居民成立红色业委会,依托社区人才库,从老党员、退休干部中择优选拔90名红心楼栋长,主动介入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共同参与小区治理。截至目前,共认领整改物业问题82项,承诺限期解决事项26项。三是搭建议事平台。依托社区“三级”议事平台共商共解,建立“居民下单、网格接单、社区议单、居民评单”的群众诉求接处闭环,针对重点难点问题,依托“挺上心”居民议事会和每周联席会议集中解决,累计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不文明养犬等各类意见、投诉1250余条,彻底打通“反映—解决”问题全链条闭环通道,实现“12345”工单动态清零。

二、搭建共治平台,“挺省心”破解“聚力难”。一是坚持广听民声。主动问需于民,以“网格”为单位设置“解忧信箱”,分类建立协商议事台账,着力从源头化解矛盾。成立“挺上心解忧团”每日下沉小区收集解决问题,入户走访1657户常住居民,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5户,独居老人79户,解决道路积水、墙皮脱落、乱堆乱放等问题156项。二是强化示范引领。以小区为单位,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先后设立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纠纷调解、应急协调、安全巡查等党员先锋岗8个,组建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服务队共参与防火防汛、隐患排查、环境整治等各项任务60余次,协助社区开展“幸福游园会”等各类活动20余场。汇聚社区党员、聚爱义工队等多方力量,开展“美颜记”、“伐木记”、“井盖修葺记”等25个专项行动。三是汇聚共治力量。由“高铁片区”党建联盟统筹,发掘整合辖区商户资源,筹集“幸福合伙人”,牵头企业、商铺组建红心联盟,吸收快递物流、网约配送等新业态群体力量,发挥“前哨作用”。建立定期协商制度,凝聚多元治理力量共同服务群众,今年以来,红心联盟协助社区开展“幸福夜市”、“月圆映中秋”等各类活动80余场。


三、赋能服务供给,“挺暖心”破解“服务难”。一是聚焦“一老一小”。联合烟台、莱阳各级志愿力量,加大对“一老一少”服务力度,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爱心义剪、温暖饺子等活动,打造“时光里”品牌,根据居民多元化需求定期举办公益集市、健康义诊等多项服务100余次,举办“幸福百家宴”“夫子讲堂”“‘挺’放心暑托班”等主题活动70余场次。二是开展常态化服务。坚持“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服务”,制定“便民日历”“幸福日历”,开展周一上门送诊,周二“睦邻暖心小铺”洗地垫、磨刀剪、裁剪缝补,周三公益理发,周四中医诊堂,周五旧物置换等系列暖心服务活动;开展“其乐‘龙龙’闹元宵”“浓情相聚·情暖重阳”“中秋情暖新业态”等节庆活动80余次。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对接妇联、公安、住建、综合执法等12个联建单位,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驻派单位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打造社区长效服务机制,高质量完成反诈宣传、家庭教育等宣传活动32次,进行占道经营执法、污染整治、纠纷调解等专项行动54次。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