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十景”冠绝天下,但有些景观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

烟海e家 2024-08-21 10:37

  在蓬莱诸多的山海景胜中,一向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所谓“蓬莱十景”,即:“仙阁凌空”、“神山现市”、“渔梁歌钓”、“万里澄波”、“日出扶桑”、“晚潮新月”、“狮洞烟云”、“万斛珠玑”、“漏天滴润”、“铜井含灵”。

  “蓬莱十景”究竟是何时被人们归纳提炼出来的,已很难考证了。在现存最早版本的明代泰昌版《登州府志》中,“蓬莱十景”就已经被记录下来了,说明最少明代之前,“蓬莱十景”就已经存在了。

  对于“蓬莱十景”,分别有以下描述:

  仙阁凌空:蓬莱阁雄踞丹崖极顶,似屹立于万顷碧波之上,突兀水中,惊涛拍岸,雪浪重重;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烟云缭绕,浮波掠影。仙阁的构建奇特,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游人于阁上凭海临风,顿觉仙风道骨,直欲乘风而去。

  仙阁凌空(明·泰昌版《登州府志》图例)

  神山现市:海市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分为上现海市和下现海市两种。蓬莱海市多为上现海市,色彩丰富,影像清晰多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神山现市

  渔梁歌钓:蓬莱阁下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表,如翘如跃,名曰渔梁。有时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对酒当歌,此唱彼和,一派怡淡情韵。万里澄波:农历十二、十三或二十七八日,海中潮小流静,恰值丽日风和,惠风和煦,蓬莱阁下是一望无际的“镜儿海”。著名作家杨朔盛赞家乡的大海水波不兴、一碧万顷,“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

渔梁歌钓

  日出扶桑(又称“碧浪金乌”):朝登宾日楼,可观“日出扶桑”胜景,壮丽磅礴,景致别具一格,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题咏。

  晚潮新月:秋高气爽之夜,于观澜亭倚栏望海,但见夜空朗朗,明月高悬,群鸥掠影,飞燕惊鸿,更觉海天深邃,引人遐思。

  狮洞烟云:天将降雨时,仙人洞中时有海雾逸出,状若轻纱玉带,萦绕在丹崖山腰,恰似一幅水墨丹青。

  万斛珠玑:蓬莱阁后的丹崖山下,卵石累累,光怪陆离。每值潮落,似珍珠玛瑙,珠落玉盘,迤逦东西,光彩照人。

  漏天滴润(又称“漏天银雨”):蓬莱城东14公里处的海滨,有一红石山海拔82米,通体赭红。由于岩层风化流失,孔隙较多,含水丰富,红石山北崖临海,崖底内凹,崖顶呈悬檐状,密布细孔,泉眼如注,叮咚有声。

  铜井金波(又称“铜井含灵”):红石山南麓地势和缓,林木葱郁,崖下海中有井,石壁青铜色,扣之有铜器之声,故名“铜井”。涨潮时没入海中,退潮后显现。井中有暗泉,井水甘甜清冽,可供沏茶品茗。天晴之时,每值潮落,碧波荡漾的海滨露出铜井,溢出的泉水在井沿井壁的映衬下泛着耀眼的金光。

  明泰昌版《登州府志》中所载的“海山景图”中,不是十景,而是十三景。除了以上所说的十景外,还有“海峤烟霞”、“万岁乔松”和“胜地温泉”。

  这三景之中,“海峤烟霞”和“万岁乔松”都在宁海州境内,因为宁海州属于登州府所辖,所以这两景的木版图例便和蓬莱十景图放在了一起。而“胜地温泉”放在蓬莱,似乎不太合适,因为它的加入,蓬莱形成了十一景。也许人们觉得“十一”是个单数,为了凑成双数,便去掉了地处南部山区的“胜地温泉”,只保留了北部海边的十景?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当时拥有温泉的艾山并不属于蓬莱,而是属于栖霞,并且,艾山的南麓与北麓均有温泉,这里所说的“胜地温泉”是不是一种泛指呢?清代之前各种版本的《登州府志》和《蓬莱县志》,都把艾山列在栖霞境内。既然如此,“胜地温泉”一景为何不与栖霞的其他八景连在一起,却加盟在“蓬莱十景”的行列呢?

  其实,艾山是蓬莱和栖霞的一座界山,以山巅为界,南侧为栖霞,北侧为蓬莱。栖霞的历代县志和《登州府志》,都把此山列在栖霞的辖域,而蓬莱却是从1995年修订《蓬莱县志》,才开始把艾山归为蓬莱的辖区。今天的《栖霞市志》和《蓬莱市志》,均把艾山列为自己域内的山脉。有趣的是,“胜地温泉”既没有列入“栖霞八景”也没有列入“蓬莱十景”中。

  而前面所述的府志所载的“海峤烟霞”和“万岁乔松”,也没列入宁海州的十景之中。可惜的是,宁海的“万岁乔松”已不存在了,“海峤烟霞”已被改为“石洞烟霞”,位于昆嵛山。

  被保留下来的“蓬莱十景”,有八个在蓬莱城近郊的丹崖山周围,有两个在城东15公里处的海边,即漏天滴润和铜井含灵。

  既然丹崖山周围已经有了八景,为什么非要拉上城东的两景凑成十景呢?是否存在鲁迅先生所嘲讽的“十景病”的堆砌之嫌呢?

  查阅府志,所载的登州境内的各县景观中,除了蓬莱、宁海和海阳三个县为十景外,其他都是八景。

  有趣的是,在周边这些县的景观中,同样以海市奇观为景的还有四个,黄县称“桑岛蜃楼”,福山称“烟台海市”,宁海州称“海市云收”,文登称“苏岛海市”。可见,自古以来海市景象就并非蓬莱所独有。

  而那些各地堪称特色的自然景观,如黄县的“莱阴古畤”、“卢山胜景”等八景,福山的“之罘朝日”、“仙峰夜月”等八景,栖霞的“翠屏出云”、“艾麓温泉”等八景,招远的“普照晨钟”、“温泉晚浴”等八景,莱阳的“游仙避暑”、“马山夕照”等八景,宁海州的“范园春晓”、“龙门归帆”等十景,文登的“古城不夜”、“灵水长春”等八景,荣成的“秦桥古迹”、“峨山瀛波”等八景,海阳的“龙山远照”、“虎墩鱼浦”等十景,不胜枚举。这些自然景观的发现与命名无非是借题发挥,以印证本地的区域风情和人文魅力,彰显自己的地缘优势和独有个性。

  在“蓬莱十景”中,一景两个名字的有四个,“神山现市”又叫“海市蜃楼”,“日出扶桑”又叫“碧浪金乌”,“漏天滴润”又叫“漏天银雨”,“铜井含灵”又叫“铜井金波”。

  既然一景二名,意思肯定是有所区别的。海市蜃楼单纯指的是亦真亦幻的海天景象,神山现市却强调了“神山”二字,是把海市蜃楼与海上三神山联系在一起的。日出扶桑说的是太阳从扶桑这个地方出现,而碧浪金乌却是把海浪与太阳联系到了一起。传说太阳上有三只脚的乌鸦,所以人们常用三足乌或者金乌来比喻太阳。铜井含灵指的是在周边全是咸水的海边礁盘上,居然有一股喷涌淡水的清泉,的确神奇。而铜井金波却是指晚上的月光映照在一泓清泉上的景象。漏天滴润是指旱季水量不足时红石山岩层的渗水滋润景象,漏天银雨则是指雨季水量充足时岩层滴水如雨的情景。

  为了能够最有效地观看到这些景观,人们还选择了一些最佳的欣赏点。

  如蓬莱阁西侧原来曾有一个海市亭,也就是今天的避风亭,是观看神山现市的最佳位置;蓬莱阁东侧的观澜亭,是观看万里澄波的地方;观澜亭右侧的望日楼,是欣赏日出扶桑的最佳所在等等。

  然而,有些景观,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如万斛珠玑、狮洞烟云、漏天银雨等等。

  还有的景观,不是想见就可以见得到的,比如海市蜃楼,虽然神奇迷离,却难得一见,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海天景象。

  铜井金波虽然独具魅力,却也须要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并且要在海潮退去之后。据说,即使生活在这一带海边的乡民,也极少有见到它真正尊容的。

  更有晚潮新月,也是受条件限制的,过了农历月初,或者阴霾笼罩的情况下,是根本领略不到的。还有一点,就是观看这一景观的最佳位置。新月出现,一般在西侧或者偏西南侧的上空,如果在丹崖山周围观看,是很难把新月与晚潮联系在一起的。或许驾起一叶扁舟,荡进平静如镜的渤海湾,这一景观才能见得分明与真切吧?否则,只能是举头观赏空中的一钩弯月,再放眼眺望澄碧的大海,才能生发出一些新月与晚潮的联想来。(蔡玉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