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烟台公交线路图,最吸睛的是那些或传递着古老文化信息,或因村镇名字而设的站名。
站名即地名。本文结合烟台市的公交站名,试图挖掘烟台地名的古今传承和地理风情,一来希望让市民对那些熟悉的站名有更多的文化认知,二来也为港城的外来游客提供一些关于烟台地名的文化信息。
那么,就让我们对美丽港城的站名来一次巡游吧。
一
村庄是我国最基本的生活区划,如现在还常说的“邻里”“乡里”“故里”等词语里的“里”,就是最早的民户居住地称呼之一。
《说文》中有:“里,居也。”《周礼》中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在烟台公交线路上便有古老的“里”,如“北里”“东里场站”“南里”“回里”“支农里”“所城里”等等。个别含“里”的站名,其“里”并非居住地名,而是处所词,如632路有“曲家庄”站,挨着的是“河里曲”站。如果理解无误,“河里曲”应是“河里曲家庄”的简称,与“曲家庄”是姊妹村,“河里”是该村的方位。
最常见的村镇名是“庄”“村”“屯”“疃”等,有时还会叠加使用。含“庄”的如“官庄”“曲家庄”“王官庄”“张家庄”“西埠庄”“高格庄”等;含“村”的如“明泉村”“钱村”“柳村”“沐浴村”“前富村”等;含“疃”的有“姜刘疃”“高疃场站”“石家疃”“大疃”“埠后疃”等;含“屯”的如“石沟屯”“何家屯”“祁家屯”“北屯”等。其实,从古今语音演变的角度看,“村”“疃”“屯”本是有语音渊源关系的,或者说,它们是一个词的不同语音变体。像“村”的异体字“邨”就是以“屯”表音的,说明“村”和“屯”古代同音。而“疃”和“屯”,现在音还很接近。
另外较多见的是“姓氏+家”的命名,如“迟家”“大郝家”“陈家”“张家”“刘家”等,而此类格式后面加一字的方式更为多见,如“孙家滩”“杜家疃”“何家屯”“曲家庄”“胡家夼”“初家汤”“张家村”“陈家沟”“杜家崖”“潘家泊”“解家河”“曲家洼”“王家窑”“徐家店”“苏家口”“黄家营”等等。这类名称前为共名,后面一般是表示地貌、地形、区划单位等的专名,或是“村庄”类的通名,二者的组合既展示了该村庄的地形、物产、古编制等特点,又减少了重名率,因此被广泛使用。
“寨”旧指军营,如“安营扎寨”,也用以指村庄,如“山寨”“寨子”。烟台公交线路上也有如“北寨”“南寨”“金沟寨”“清泉寨”等,名字因何而来,还当追索,不好一概而论。
还有为数不多的含“堡”的地名,如“三十里堡场站”“朱塂堡”“张格堡”等。“堡”字有三个读音和多种含义,用起来常常混误。
“城堡”“碉堡”的读音为“bǎo”,但前者指“小城”,后者却指“堡垒”,义不同。而作为“旧时驿站”的含义时,堡又读“pù”,现多用作地名。上述公交站名的“堡”当属此类。日前,笔者从一菜农口中得知,“新添堡”村原误读为“新添bǎo”,后更正为“新添pù”,即为一例。“堡”的误读想必古来就有,故“堡”在作古驿站和地名时又常作“铺”,为的是避免误读。“堡”还读“bǔ”,指“有围墙的村镇”,多用于我国西北一带地名,如著名的“瓦窑堡(bǔ)会议”就长期被误读。
另一方面,烟台六区村庄的命名也体现了胶东一带的地理特点,甚至有些还造了专用文字,如“夼”,《新华字典》释为方言用语,意思是“两山之间的大沟”,多用于地名。所举地名均出自胶东,如烟台的刘家夼,荣成的马草夼。烟台公交站名如“前七夼”“福山上夼”“远陵夼”“接夼袁家”“西水夼”“岔夼”等等,涵盖了从莱山到福山的广大地域,可见其应用的广泛。
还有表示“土岗”的“埠”,也是胶东以丘陵地形命名的特征词之一。其实,在现代汉语字典里,“埠”字并没有“土坡”“高岗”等义,可以说是一大缺憾。公交站名有“前埠”“刘家埠”“西埠庄”“辉石埠”等等。据初步考察,“埠”或源于“阜”。“阜”本义为“土山”,后因为字形表义不明显,以原字“阜”为声旁,增加了表义的“土”旁。根据“古无轻唇音(即今唇齿音)”的道理,“埠”是读的“阜”的古音。
与“埠”同义的还有个“塂”字,也是很有地域特色的生僻方言字,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里根本不见其踪影。《汉语大字典·土部》:“塂(jiǎng)”字条释:“《牟平县志·方言》载:丘陵曰塂,亦曰,塂俱音讲。”可见这“塂”字是地道的烟台方言字了。甭说外来游客难认,就是土著烟台人也有不少读为“港”的。
还有个表示“山峦”义的“岚”字,应该是“峦”方言读音的借字。因为“峦”指“小而尖的山”,而“岚”字是个会意字,上从“山”,下从“风”,表示“山中的雾气”,并没有“山峦”之义。因为烟台方言“峦”读“lǎn”,或选了一个同音而且含“山”旁的“岚”字代替,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站名如“松岚”“老岚”便是。
“岘(xiàn)”也是个重量级生僻字。《汉语大字典·山部》:“岘”字引《玉篇》释为“山也”,即山名用字。如“岘首”是湖北襄阳的山名。“岘”又表示“峻岭”或“山小而险”之义。根据胶东地形特点,含“岘”字的地名应为“陡峭的小山”义。如311路有“周家岘”站,651路有“南岘”,仅两处。更有看似笔画简单而生僻的“仉(zhǎng)”,如“仉村”站。据《说文》,“仉”是个反写的“爪”字,被认为是古写的“掌”字。而“仉”又是反写“爪”字的讹体字。至于作为村名的“仉”到底源于什么,笔者未作了解,不敢妄言。
作为海滨城市,地名与大海和水域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尤以“滩”“泊”“湾”“沟”等为常见。诸如“孙家滩”“于家滩”“日头泊”“西泊子南站”“堆金泊”“响水湾山庄”“橡树湾”“蒲湾”“南厚滋沟”“陈家沟”等。过去,烟台周边地下多温泉,所以站名里还见到了“温泉”义的“汤”。“汤”本义就是热水,古人所谓“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汤”即热水。成语如“赴汤蹈火”“金城汤池”等也用“汤”本义。站名如“刘家汤”“南洛汤”“汤西”“初家汤”“于家汤”等等,并不少见,只不过时移世易,这些“汤”多已为明日黄花,名不副实了。
作为依山傍海的城市,烟台地名中含“山”者也不少见。如“娄子山”(“娄”谐音“篓”)“马山”“虎山”“金斗山”等,就是以山体形象的比喻命名;而“蓁山”“荆山”等或以山的植被特征命名;而有些山名,恐怕不是从字面意义上可轻易得到解释的,如“篆山”“玺山”“西系山”等,有待挖掘。
历史村镇命名也记录了烟台历史文化名人。如“王懿荣纪念馆”“子荣中学”“张颜山旧宅”等站名。王懿荣和杨子荣多数人都熟悉,张颜山是旧时“富甲宁海,字号卓著”的牟平籍义商。张颜山旧宅位于今牟平邵家塂,共有房屋110间,占地近4000平方米。在胶东,是可与“牟氏庄园”“丁氏庄园”齐名的“豪宅”了。
二
与古老的村镇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小区名。为了居民出行的方便,好多小区也设置了公交站点。透过这些小区的命名,也可以体会人们的现代理念和理想追求。
小区命名中最高频的字是“苑”字。“苑,所以养禽兽也”,苑是古代养禽兽植树林的地方,多指帝王游玩打猎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苑”和“囿”是同义词,二者可连称为“苑囿”。如《史记·高祖本纪》:“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这里的“田”是“耕种”的意思。据笔者粗略观察,“苑”字用于小区之命名,不限于烟台,在全国都是个时髦词儿。揣摩其命名心理,或许是身居“水泥丛林”的现代都市人对亲近自然、休闲旷达生活方式的向往吧。
在烟台公交线路上含“苑”字的站名,无一例外的是新时代的产物。如“中桦家苑”“佳苑街”“金象泰翰林苑”“东华苑”“滨河花苑”“福兴家苑”“海晟花苑”“福海苑小区”“杏林苑”“天翔茗苑”“阳光馨苑”等。
无独有偶,与“苑”的追求理念类同的还有“园”“花园”“公园”“山庄”“墅”“颐”“逸”“怡”等。涉及的站名如“山水合一花园”“玺山·香山公园”“响水湾山庄”“天籁花园”“上海滩花园”“桦林颐和苑”“林语逸景”“逸品香山”“中南熙悦”“银河怡海”“御花园”“中冶沁海云墅”等。值得说明的是,小区名的“墅”当取“别墅”义,而村镇名如“黄连墅西站”“岚柳墅”中的“墅”却是“田庐”义,也就是乡野间简陋的房屋。如三国·魏曹植《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至于“颐”字备受青睐,本意或应是奔着“颐和园”去的,有地位又有名气,何乐而不用?“逸”的闲适,“怡”的和乐,本身就是超凡脱俗的生活意境的体现,或又加之与“颐”的同音关系,两全其美。
小区(含广场、公司等)命名的另一个思路是对安泰舒适、美好前程的企盼。如“锦绣好家”“福昊物流”“城发泰颐新城”“泰和府”等等。与老旧村镇的命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语类(包括直接使用的外语和音译)名称的大量涌现,正是烟台改革开放的缩影。诸如“永旺梦乐城”“威思顿”“高新区科技CBD”“LG伊诺特公寓”“麦特股份”“格迈纳尔中学”等等。
三
再说说烟台公交站名里的字义和字音问题。
公交站点上的一些古地名用字使用古义,如不提醒,可能会让人以今律古,以常用义理解非常用义。除了上篇提及的“汤”“里”等,还有一些也值得注意。如“上尧”和“下尧”,“上曲家”和“下曲家”中的“上”与“下”。因为烟台多丘陵,地面崎岖不平,所以对村名里的“上”和“下”容易理解为地势的高低。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南宋以前,北方政治经济相对发达,而南方属于蛮夷之地,皇帝定都几乎都在北方,所以就有了以北为尊的说法,即所谓的“北上南下”之说,如我们熟悉的“北上抗日”“南下大军”的说法就是此类。而地名中一些“上”和“下”就对应于“北”和“南”。所以,“上尧”“上曲家”在北,而相对的村庄叫“南尧”和“下曲家”。
再如“东南哨”的“哨”,虽未见到详实的解说资料,但联系烟台“海防营”“奇山所”等地名,我们认为这个“哨”或当来源于古军队编制单位。据史料记载,明代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为五军。清咸丰后立勇营,其制以百人为哨,三哨为一旗,五哨为一营。“东南哨”或为当时一个基层的军队驻扎单位。
又如“芝水”之“水”为“河流”义。“水”的甲骨文就如“河流”之形。《水经注·河水》:“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经水。”句中的“水”均为此义。古代“某水”即今日的“某河”之义,如“汉水”“渭水”等。作为河流的统称,“水”在先,“江”“河”在后。“江”“河”本专指“长江”“黄河”,后才用于河流的泛称。反映这种名称古今变化的,如“赤水河”,原为“赤水”,后加“河”而成复合名“赤水河”。
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现在许多地名如“衡阳”“沈阳”“淮阴”“江阴”即来源于此。因此,37路的“芝阳”也就是指“芝河的北岸”。
309路有“东宋洲”“西宋洲”站。“洲”在北方作为地名较少见,南方居多。“洲”现在的常用义是“大块的陆地”,如“亚洲”“非洲”。而“洲”的本义却是“水中的小块陆地”。《诗经》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即水中沙洲。所以“东宋(西宋)洲”之“洲”也就是河中的小块陆地。
烟台公交站名里还有一些属于谐音命名或改名的例子。如“卧龙”,本为表示山中洼地义的方言词“窝螺”,也就是“窝”,后用谐音词“卧龙”替代,变俗为雅。另如“辉石埠”谐原“灰石埠”;“斗余”谐原“兜余”;“国露寺”谐原“峆LU(hélú)寺”。当然也要具体对待,不可一概而论。像“南堠子夼”恐非“南猴子夼”的谐音。因为“堠(hòu)”在古代指“计里程的土堆”。《正字通·土部》:“堠,封土为台,以计里也。十里双堠,五里只堠。”而古人也把“堠”称为“堠子”。如宋代范成大《醴陵驿》诗:“乍脱泥中滑,还嗟堠子长”。“堠子长”也就是“路途远”。“堠子夼”应该正是古代计里程的“堠子”。谐音改名在全国各地普遍使用。如老北京的街道胡同名更改,原“臭水街”改为“秀水街”,是因“臭”又音“xiu”而谐音;“棺材胡同”改“光彩胡同”等等。
公交站名不但要看,更是要称说的,如果无法称说或容易称说错误,轻者为人一笑,重者耽误行程。烟台公交线路上容易出现上述问题的站名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生僻字难认。如前文提到的“仉村”“岘山”“蓁(山)”“堠子夼”等。另如“轸大路”“上疋山夼”等。“轸”音“zhěn”,本义为古代车后边的横木。“疋”音“pǐ”,是数量词“匹(一匹马,一匹布)”的异体字。
二是多音字读音难定或误读。前者如“只(zhī)楚路”“西牟(mù)”“西拓(tuò)区场站”“日头泊(pō)”“西系(xì)山”“百堡(pù)”“金斗(dǒu)山路”“南观(guàn)”“沙塂(jiǎng)子”“朱塂堡(jiǎngpù)”“浒(hǔ)口”;还有姓氏的特殊读音也值得注意。如“曲(qu)村”“臧(zang)家”“解(xiè)家河”“仇(qíu)家村”“乐(yuè)家沟”;还有方言读音与普通话不同者,如“河北崖”“北陡崖”之“崖(yá)”,烟台方言读“yài”“蛤(gé)堆后”之“蛤”,烟台方言读“gá”。
三是用字问题。上面说到的“上疋山夼”的“疋”用了“匹”的异体字,而324路有“滙福西路路口”站,不知为何用繁体字“滙”,而不用简体字“汇”?这些用字如果是历史遗留问题,遵从“名随主人”的原则只好照搬,如果不牵涉到字义,只是字形的不同,笔者建议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早日采用规范通用的文字,以减少障碍,方便使用。
四
关于烟台站名应用,经过浅薄的研究,谈一点个人建议。
第一,现在人工智能报站,语音清晰规范,但本人感受最深的是,碰到字数较多的站名,如果人工智能报站时对词语切分不当,经常会出现误读。如“福明蜂产品公司”站被断成“福明蜂-产品公司”,“牟平整骨医院”站被读为“牟—平整—骨医院”等等。
第二,大站的站名虽然有汉语拼音大写注音,但没有对个别生僻字、易错字的详细注音,希望给站牌注音时更加细化。
第三,小站点的站牌只有汉字名,并无汉语拼音,遇到前文所说的各种情况,乘客经常误读或直接就读不出来,给出行带来麻烦,希望能有相应措施来解决。
第四,有些站名过长,不利于记忆和称说。如“通世南路港城西大街北”“山东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门”“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管理站”等,笔者觉得可以简缩的尽量简缩,不便简缩的名称,是否可考虑同时并用另一个简单的站名。
第五,烟台对外交流广泛,建议在客流量较大的主要线路,站名标牌除了增加英文标注,还可采用日语、韩语等多语种同时标注。如新加坡,公共场所须用文字说明的地方,一律同时运用四种官方语言,这成为新加坡独特的“语言景观”。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公共标识所使用的语言,共同构成了一个特定区域、地域或都市街区的视觉语言、语言景观。重视语言景观建设,有助于提升烟台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婴里)
本文供图/柴向阳 刘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