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凿的胶莱河,重修贯通有没有意义?

烟海e家 2024-08-07 23:54

  如果说土山是莱州市的边陲乡镇,那么,海沧即是土山镇的边境村。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元末,焦、孙诸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临海而居而取名海沧。1963年,海沧分为三个生产大队,以驻地和序数命名为海沧一大队、海沧二大队、海沧三大队。”1984年撤队建村,定名简称:海一、海二、海三。但人们依然习惯称其原名海沧村。

  海沧村历史悠久,隋唐时即有渔人居住。2004年10月,村民焦占礼在村北五公里处的海边挖筑盐池时,竟出土了两条隋唐时期的独木舟及瓷器残片。其中一条保存较完整,是由一根独木挖凿而成,舟长6.60米,中宽0.9米,舟深45厘米,首高80厘米、尾高65厘米;另一条古舟为复合型结构,用料考究,由几段独木衔接而成。据此,考古专家推断,独木舟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都比较盛行,由于其体型小、制作简单、运用灵活,多用于充当古代海港中大船之间装卸货物和运输的辅助工具。此两件文物现存于莱州“市民之家”展厅,供游人参观。

  沿海沧街西行不远,有条胶莱河,古称胶水、胶河,以平度南姚家村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南入胶州湾,北入莱州湾。相传此河系封齐建国的姜子牙当年取两湾首字而命之。

  

如今的北胶莱河平度市的一段  资料图

  胶莱河是胶东与内陆的地理分界线,河东属胶东半岛,河西归昌潍平原。就是这条长达130公里的胶莱河,700多年前,曾是元朝开凿连接黄、渤两海的人工运河。

  元朝开凿胶莱河,主要用于运粮。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产粮基地却在南方。北运京师须途经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的中国好望角——山东半岛成山头,在航运条件有限的年代,运粮船只经常触礁、倾覆。所以,有人上书开凿胶莱运河的方案,此人的名字叫姚演。

  姚演,莱州人,正史对他着墨不多,《元史·世祖本纪》只提到:“至元十七年(1280),秋七月戊午,用姚演言,开胶东河及收集逃民屯田涟、海。”于钦编撰的《齐乘》则点明了“莱人姚演建言”;而《明史·河渠志》记载:“元至十七年,莱人姚演献议开新河,凿地三百余里。”故推断,姚演是莱州人无疑,至于他的生平事迹,查遍史籍,片言只语而已。

  姚演的提议引起元世祖忽必烈的高度重视,他知道,胶莱河倘能开凿成功,运粮船只便不必冒险绕行,可直接由胶州湾入莱州湾,既缩短了航程,又降低了海难事故,何乐不为?于是,下诏开凿,任命姚演为开河总管,负责设计、组织施工;并拨银万锭用于工程,还下令免除益都、淄莱、宁海三州一年的赋税,折为开河民夫的工钱。为使“胶莱海运”尽快通航,元世祖委派阿巴赤率兵上阵。《续资治通鉴·元纪三》载,1281年,“益都等路宣慰使、都元帅阿巴赤,发兵万人开运河,往来督视,寒暑不辍”。又据赵琪在《胶澳志》中记叙,胶莱河沿线多是花岗岩和水成岩,异常坚硬,是块难啃的骨头。那时节,火药还是稀罕物,并未用于开山劈石,因此,施工中人们只能采用烧木柴将石温升高,再浇凉水,通过热胀冷缩的办法艰难掘进。工地到处烟雾弥漫,火舌燎人。

  转年,胶莱运河的开凿总算有了眉目,元世祖任命阿巴赤为胶莱漕运使,专司漕运事宜。但胶莱运河毕竟高于海平面,所以,当满载粮米的漕船进入胶州湾,只能在塔埠头码头过驳,装入小平底河船,至平度分水岭,顺流西下、北转。在莱州湾海沧口,平底船再将粮米装入海船,然后扬帆西北,直达直沽(现天津)。相比之下,省时、省力、省费,再无大洋飘溺之险。至1285年,胶莱运河“其水手军人等二万,船千艘,岁运粮米达六十万石,占江淮漕运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胶莱海运之举,似乎已经梦想成真。

  可惜好景不长。胶莱海运通航不久,陆续暴露出许多缺陷,最主要的是运河水量不足。按原来的工程设计,是想利用南北两海口潮水上涨时行船,却因中间河段水浅,“船多损毁”,以致“军民苦之”。为了破解“水浅舟大,横不能达”的困境,《元史·世祖本纪九》记载:“造小船分海运”,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过驳。后来,由于河道管理、清淤等问题较多,特别是海运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冲击,终因“胶莱河浅涩”而结束了十多年的漕运。至明朝,胶莱运河屡加疏浚,曾一度成为商船由黄海进入渤海的捷径。如果不是倭寇骚扰,海盗为患,政府实行海禁而影响了海运业,胶莱运河可能还会维持较长时间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将胶莱河的重修纳入规划。历史进入现代,以现在的技术能力、经济实力,挖掘一条宽100米、深达海平面以下30米的人工海峡,贯通胶州湾与莱州湾,并非难事。这样,两湾之间便可通过海水的流动进行互换,改善水质,保护湾内的海洋生物。应该说,这是一条环渤海经济圈的黄金水道,投资回报将是丰厚的。当然,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认为胶莱河一旦打通,海水灌入,土地会板结,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总之,贯通胶莱运河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事,还要全方位考查、论证,从长计议。(张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