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官都村名之谜

烟海e家 2024-08-07 23:49

  母官都,也称木官都,一个村名,为什么叫“母官都”呢?个中原委,莫衷一是,连世代居住于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关于母官都的传说,倒有一箩筐。

  

  母官都村位于蓬莱大辛店镇东北七公里处,牟黄路的北侧。村里现有190多户,480多人,耕地1200亩,有呼、宋、杨、潘、柳、王、张、窦、姚、隋、陈、吕、赵等十几个姓氏,以呼、宋两姓居多。

 图为母官都村村碑

  村民呼守良所存《呼氏祖谱》(清同治十三年版)里,有一段碑文,简要地记述了呼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与祖上功德。碑文铭载:“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家声丕振三百余年。(作者注:指当时修谱时间,在清同治十三年,距今已是四百多年。)文德欲耀,武功开先。冀北名远,江东化宣。凯歌奏绩,福禄绵延。”字里行间,彰显了呼氏祖先的文治武功及履历荣耀。呼氏祠堂的楹联“累世立业文兼武,百代存心孝与忠”,也充分体现了呼氏族人忠孝传家的古训与功德。

  谱中续载:“始祖呼公为卿,大明正德癸卯举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户部主事”;七世祖“呼天培,大清乾隆乙卯武举,乾隆辛巳进士。官至江宁府副将,总镇理湖北”。祖孙隔代,一文一武两进士,一南一北双功名,正好为以上的碑铭做了完整的注解。据谱中“冀北名远”之说,呼氏祖先似属“冀北”,即河北北部地区,而非人云亦云的“云南”“小云南”。呼氏传称,祖先于明朝成化年间(约1465年)迁徙而来,距今五百多年,传世已有“先远三代,守、东、世、启、承、文(全、金)、天(思)、云、兆、官、振、守(忠)、义、功、勋(勲)远”等十余代人。

  宋氏传称,其祖先于明末自文登大水泊宋家迁来。始祖兄弟三人,到蓬莱之后,分别落户于本村及小宋家、费东(原费县东村)。兄弟同源,辈分不变。传世至今,已有“……居、得(德)、士、孚、庆、善”等十六代人。呼和宋是村里的两大姓氏,支撑起村庄的主要历史根脉。

  二

  说起“母官都”村名,过去民间流传较盛的说法是,当年朝廷曾在北面的费县村设立县城,同时选中此村,设立都保,并以女官领衔,管辖此都,故称之“母官都”。后来费县被废了,女官坐守此都的计划也流产了,因而留下了“费县”和“母官都”两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古老村名。

  据清《山东考古录》卷十一“登州府上·蓬莱”记载:“齐牟平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今废县社,俗作‘废现’。”历史典籍记载纷杂,齐、汉牟平城相混淆,但对汉牟平城故址,均未确指。蓬莱城东南三十公里的潮水镇费县村一带,古称“废县”,地处洼山之阳的冲积平原,今费县3村、周边富阳5村, 均分布着大量汉墓,其东北泊子村、正东峰山冷家,亦存数十座高规格汉墓,有精致纹饰墓门石、字纹砖存世。《登州府志》《蓬莱县志》亦多有记载,费县“废”后,初称“废现(县)”,清道光年间才改为费县。费县(今东、中、西三村)东至泊子,南邻蔡家,西南大迟家、母官都等数十里的广袤村庄,出土的大量汉墓、汉冢,充分证实了两千年前的古国旧都确实落籍于此。

  民间另有望文生义的说法——说唐代女皇武则天,开女科,考女官,村庄出了个女状元,村民为之建都,称谓“母官”因此得名。此说实属无稽之谈。据专家考证,中国的科举制度,源于隋,止于清。前后历时1282年之久,有真姓实名的文武状元共839位,却没有一位女状元。而在太平天国时期,号称天王的洪秀全,确实曾在天京(今南京)开女科,搞了一场三百女子的科考秀,江南美女傅善祥高居榜首,号称“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但有考证认为,囿于历史时况及地域的局限,其实傅善祥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就是勉强算上,也与母官都毫无干系。

  据村里长老世代传称,有段较为真实的民间史话,与“母官都”的村名确有些许历史渊源。传说,在原来的古老山村前有一条河沟,古称“托母沟”,沟上架有一座石桥,传为“母子桥”。这座石桥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被现代化的宽阔水泥大桥取而代之。村前先民皆依沟而居,曾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他们心地善良,为了方便乡亲过沟往来,母子二人历时多年,携手垒起了一座石桥。石桥一用就是数百年,此桥被村民们誉为“母子桥”,传名至今。当年,母亲为让儿子博取功名,自己含辛茹苦、节衣缩食,来供儿子专心读书。儿子也不辱母命,品学兼优,成为当地有名的才子。大考之年,儿子进京赶考,临行之前,不放心年迈的老母,将老人托付于众乡亲代为照顾,才惜别而去。未曾想,儿子科举得中,衣锦还乡;母亲却不禁风寒,撒手人寰。儿子痛不欲生,弃官守灵,以寄哀思,并且在村东修筑了“老母庙”,祭奠亡灵。古庙在民间香火甚旺,村民俗称为“南庙”或“老母奶奶”庙。这段传说较贴地气,老母庙是民间俗称,实际供奉的是泰山老母,雅称“碧霞元君”。史载,宋真宗祭拜泰山,得玉女,始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奉为神明。明代的《东岳碧霞字碑》文:“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成为民间百姓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女神。“圣母”“母官”由此得名,盛传于民间。

  关于“都”的由来,据《左传·隐公元年》云:都,为先王之制,设为城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为都”。由此可联想,村庄既有先君老母之宗庙,又有玉女碧霞之“母官”,由此得名“母官都”,亦合情理。另据明朝泰昌版《登州府志》记载:“论曰,古之立乡都,无非联民蓄众之意……所以相邻按郡属邑有八,分民分土,各有乡都。”此后,乡、都、保作为同一级基层单位,列入地方的行政区划,沿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此可见,“都”类同于当今乡镇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母官都的村名由来,至今莫衷一是。邻村大呼家的《丛氏祖谱》、大迟家的《迟氏族谱》里,均有族人与母官都呼氏、宋氏联姻的历史记录。其中所载村名,均以“木官都”记之。这两份族谱都是清代所撰,是先人的笔误,还是另有玄机?

  再看民国版的《蓬莱县志》及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版图,所载村名也多是“木官都”。到底是“母”还是“木”?是个谜团,有待进一步探究。

  在母官都村的东北角,古时曾有一座两丈多高的汉冢,东塂也有两座汉冢,村周围有多处汉墓。上世纪70年代整地改土时,都被村民夷为平地了。曾经出土了很多铜剑、铜钱、陶罐等器具,也被作为废品处理了。这些汉代遗迹,与费县、大迟家、东泊子汉墓群连成一脉,见证了古城旧都的千古历史沧桑。

  清末,为防盗匪侵扰,村里领导组织村民,环村建起了一圈高大的围墙,俗称”围子/土城”,并且置办了两台铁炮、十多支大抬杆(土枪),与周围村庄形成了联防,为保卫百姓的生命、财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村东有一棵古槐,原是靠近村里的古庙而栽,如今树高三丈,径围两搂,依旧生机盎然。民间有诗云:“庙毁古槐在,顶天立尘埃。护村佑黎民,传世数百载。”

  据《蓬莱民政志》记载:在解放战争时期,蓬莱“崮寺区母官都村民于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的支前作战,由解放军十三纵授予‘支前模范排’的荣誉称号”,见证了母官都村民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村庄的革命历史谱写了光彩灿烂的一页。

  近年,村委干部为了不忘乡愁,铭记村史渊源,弘扬传统文化,特邀笔者撰文,勒石为碑,以昭后世:

  “……村南河沟,古名‘托母沟’。传称,有母子依沟居住,并架石桥,便民通行,古称‘母子桥’。老母节衣缩食,供儿求学;子圆母梦,考取功名;衣锦还乡之际,老母却因病辞世。孝子辞官守灵,并募捐修庙,祭祀‘泰山老母’,奉为‘圣母、母官’。母爱天下,孝传千古,故享名母官之都。呼氏始祖,于明代成化年间,自冀北迁来;宋氏始祖,于明末自文登大水泊宋家迁来;其他姓氏,陆续相聚一村,世代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特此勒碑铭记。”(沙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