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法院杨悦琪速裁团队,由一名员额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两名书记员组成,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年轻团队。近两年,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以最大限度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简案快审优势,努力跑出了司法为民的“新速度”。2024年被省法院评为“齐鲁天平先锋岗”。

“速”递正义 尽显司法为民情怀
“我们速裁审判的可能不是大案要案,但每起案件都关系着民生,我们‘跑’得快一点,群众就能感受到更高效率的公平正义。”为了“快、准、稳”办理案件,杨悦琪和法官助理、书记员全线提速、加班加点处理案件,发挥了“速裁团队”的最大合力。
2023年11月22日,赵某因公受伤,经医院检查伤情严重,需长期住院治疗。赵某妻子王某第一时间向某用工单位的上级发包单位申请赔偿,发包单位拒绝提前支付治疗费用,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的摇摇欲坠。2024年1月18日,王某来到开发区法院,就赵某与某用工单位上级发包单位的赔偿问题提出司法调解申请。
立案庭负责人杨悦琪在接到案件以后,考虑到原告赵某受伤严重、治疗时间紧迫、家庭压力大等实际情况,立即组织团队人员进行研讨,并迅速解决了很多程序性问题。最终,在诉前调解团队的耐心调解下,赵某和某用工单位上级发包单位达成和解,被告一次性赔付原告50万元,并于两天内到账。

“小”案子,对群众来说可是天大的事。长期以来,杨悦琪速裁团队坚持“如我在诉”理念,始终把为当事人解纷止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追求不懈的目标,努力让法治的力量在群众心中闪光。
“裁”暖人心 把温情融入司法实践
“最直抵人心的是公正司法,最暖人肺腑的莫过于司法为民。”在杨悦琪看来,一个优秀的“速裁团队”,不仅要高效办案,更要用心用情传递司法的温度。
“真的是太感动了,要不是法官的调解,我都不知道这个钱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近日,在一起劳务纠纷案调解后,74岁的当事人李先生情不自禁地紧握着杨悦琪的手连连道谢。

事情得从2023年说起,开发区法院收到一起原告起诉被告要求支付劳务费的案件。该案件未通过诉讼平台提交而是直接邮寄给立案庭。杨悦琪收到诉状后发现,虽然该案件存在未通过网上立案系统提交、诉讼请求不明确、事实理由不清楚等问题,但考虑到原告已经70多岁高龄且行动不便,便决定由速裁团队先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得知,原告李先生前些年在被告公司担任保安,当时和公司约定按季度发放工资,后因身体原因李某提出离职,公司尚有8600元工资没有支付。当调解员联系上被告公司后,对方一开始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对此调解员多次通过电话、聊天软件沟通讲明利害,并结合原告李某的身体情况和被告公司的运营情况先后为双方量身制定了多套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该案得到了妥善解决。

“每一起案件都有特殊性,我们速裁团队的每位成员要学会用心辨别,用情沟通,见机行事,妥善化解。”这句话已经成了杨悦琪的口头禅。在工作中,杨悦琪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并总结出调解工作的“三心三法”:“三心”即细心、耐心、诚心,“三法”即换位思考法、心理疏导法、借力化解法。始终以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为目标,努力让当事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
降本增效 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开发区企业总量和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这也意味着案件数量迅速膨胀。对此,杨悦琪速裁团队冲锋在前,在涉企案件中跑出加速度。
2023年12月份,江西和天津两家建筑材料租赁公司同时起诉我区某建筑公司,并提起诉前保全申请,要求对被告账户等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杨悦琪团队了解到被告是实体经营公司,整体运作较好,不存在保全紧急性必要性的条件,贸然保全不利于正常生产经营,于是决定做原告工作先行调解。

“你们两家公司想要快速要回欠款的心情我们都理解,如果走诉讼程序你们不仅会产生差旅费用,还将涉及诉讼费和保全费,我们先到公司了解欠款原因,如确实有逃避债务的情况,再考虑保全。”调解过程中原告对法院的效率和态度表示认可,同意调解。随后,调解员马上联系了被告公司,得知欠款原因并非恶意拖欠,而是三方涉案账务不一致导致。鉴于二原告都是外地企业,调解员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方式组织双方对账,由指导法官把关,厘清双方债权债务,提出各方承担违约责任建议,并被各方采纳,仅40天时间该案履行完毕,案结事了。
杨悦琪速裁团队自成立以来,便开启“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工作模式,通过科学配置审判资源,优化高效审理案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速度和司法公正。速裁团队今年共受理涉企案件321件,审结315件,结案率为98%。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下一步,杨悦琪速裁团队将再接再厉,精准把握速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充分贯彻落实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的工作要求,补足短板、提质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