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我买了一台木兰50摩托车。
当时,烟台流行的幸福、雅马哈、本田等摩托车,多为男式的,适合女性骑乘的踏板车较少,即便有,动辄上万元的价格也令人咋舌。充斥烟台大街小巷的有一种嘉陵摩托,不足千元的价格十分亲民,受到男性工薪一族的青睐,但其粗犷的外表令许多爱美的女性望而却步。正在我犹豫时,济南轻骑厂推出了一款木兰车型。此车小巧轻便,车身呈流线型,又是踏板车。它虽然没有进口车发动时强劲有力的“呯呯呯”的声音,但城市道路平整,排量小反而在安全与灵活性上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当然,最主要是它价格适中,3500元左右,得到众多都市女性的喜爱。
资料图 文图无关
驾驶摩托车要有驾驶证。我到交警队培训班学习了大约一周。学习分两个阶段,先是听课,学习理论。我长这么大还从没学过交规。我理解力差,只能死记硬背,算是补上了这一课。然后上实习课,那年我38岁,操控起来明显没有年轻人灵活,我只能多多练习。在毕业考试中,我把最难的绕竹竿完成了,一根竿也没碰到,从而取得了驾驶证。
说老实话,我平日骑自行车都不利索,遇到人多的十字路口,往往选择下车推行。猛然要骑摩托,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父母强烈反对,理由是我岁数大了。当时流行这么一句话:“现在,烟台第一代摩托车手剩下的不多了。”意思是骑摩托车易带来生命危险。丈夫也因为这点,不持积极态度,连上小学的女儿也反对。
我铁下心要买摩托车,有我的道理。应该讲,我们之前熬的苦日子太久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记得我与丈夫当时定下的原则是:为女儿攒够上大学的钱。当时社会上提倡从事第二职业,也的确有不少人因此改变了命运。刚刚在文艺创作上有点起色的丈夫,受这种大潮裹挟,放弃了他的文学爱好,没有半点经验与资源的他居然也做起了“对缝”(中介之意)的买卖。我的一个朋友,辞职干起了商业保险推销员。签约一单,推销员便会有一笔不菲的佣金入账。朋友能说会道又肯干,她骑着一辆摩托车,这门进,那门出,很快便赚到第一桶金。我也想创业,可缺乏停薪留职或辞职的勇气,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干。如此这般,时间便显得尤为宝贵。跟自行车相比,摩托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极符合那句“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
另外,买摩托车似乎也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看!女性骑在车上那风驰电掣、长发飘飘的样子,又潇洒又拉风,这也是我买摩托的另外一个原因。但推销起保险来,自己人脉差,加上笨嘴拙舌,辛辛苦苦几个月,力没少出,也没做成几单。事实远不是朋友所说的“干保险是用麻袋装钱”那么邪乎,我萌生退意。
舅舅家的表哥听说此事,建议我推销挂历。他停薪留职后,干卖菜的营生,用他的幸福250摩托,每天从城郊拉菜到城里卖。此车笨重,发动起来声音“突突”的,屁股冒黑烟,但好处是劲大,上个三四十度的坡毫不费力,特别适合跑农村的坑洼路面,是买卖人的用车上选。蔬菜有季节性,淡季无事可做时,他便替新华书店做推销挂历的营生。
那时的挂历,特别是明星挂历,是每个家庭春节必备的东西之一,属于地地道道的刚性需求。推销挂历和干保险差不多,门槛低,也不需什么特长,不用个人垫资,可谓“空手套白狼”。最可贵的是佣金可观,推销一套,商家差不多能返三分之一的利润。
挂历虽过年时才送,但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征订工作过完上一个春节就要开始。我利用休息时间满世界跑,不光在市中心,还到黄务、只楚、初家等一些乡镇去。冬天,特别是遇到风雪天,摩托车快,你起速,风雪也起速,雪不断向脸上疯狂扑打,有时眼睛都难以睁开,骑在车上,不一会儿便会感到手脚被冻得麻木。夏天,日头明晃晃地悬在头上,如火盆炙烤,不长时间,人便会汗流如雨,衣服湿透,我的脸也晒得特别黑。不光如此,摔的跤也不计其数,特别是刚干那一阵,骑艺不精,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福临夼,为贪图近便,我走竹林路。那时的竹林路很窄,而且一溜的上坡,骑到一片松林处,恰巧一边又是悬崖,我便有些心虚。刚过立秋不久,薄雾就早早随秋意弥漫到了整座山梁。我一时视线模糊,撞到了一棵树干上。好在是上坡,车速慢,加上我戴着头盔,虽然摔倒了,膝盖也破了,人无大碍。车的电路撞坏了,我推着车,一瘸一拐地坚持把事情做完。尽管如此,我不在乎,只要有订单,遭再大的罪我也高兴。
我喜欢红色,认为红色是我的幸运色,我的“小木兰”也是辆色彩鲜艳的红色摩托车。很多时候,我两腿往地上一支,危险与麻烦便与我擦肩而过。我从不让它遭受雨淋日晒,回家就搬进小棚里,还定期为它上油、擦拭、打上光蜡,让我的“小木兰”时刻保持亮铮铮的容光焕发的模样。
飞转的车轮带走了岁月,也书写出我的人生故事。(王丹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