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岛上建医院,关键时刻还得靠咱亲人解放军

烟海e家 2024-01-21 00:07

  1968年秋天,我分配到牟平县养马岛公社(现牟平区养马岛街道)卫生院。那时的养马岛四面环海,没有大桥与陆地相通,陆岛间交通全靠木舢板摆渡。岛上的卫生院设施简陋,医疗条件有限,冬季封海后,需急诊转院的病人,只能靠人力从冰面上抬出海岛救治——真是太落后了!我很想改变现状,但又不知从何下手。

  1969年开春,养马岛公社党委书记、驻军孙振声政委找我谈话:“小王同志,你们卫生院设在驼子村,离公社驻地远,不方便群众看病。你向卫生局领导提个建议,把卫生院迁到洪口村吧。”

  第二天,我就一路小跑赶到卫生局,把公社党委的建议向刘局长做了汇报。局长边听边点头说:“养马岛卫生院是租民房建的,最大问题是吃水用水要到两三里之外的洪口村去挑。局里几年来一直有建新院的想法,但医院人手少,医生年龄又偏大,一直没有合适人选去组织领导。小王,你年轻,要把这副担子挑起来。先考察选址,待公社党委同意后,由局里出资建设。”

  回岛后,我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来到洪口村,走街串巷走访摸情况,最后,在前海边看好了一块平坦空旷的地方,妙的是,旁边正好还有一口淡水井。我立刻打电话向刘局长做了汇报,没想到,局长撂下电话,骑上自行车就进岛了。

  我们实地踏勘了好几遍,最后,局长站在高台上远眺着前面的大海说:“这里的风景太好了,关键是还有淡水,非常适合建医院。但美中不足是海崖太高,要用石头和水泥把海崖包砌起来,地下可要埋下不少钱呀!”

  我俩谁都不说话了。的确,依现有的财力状况,很难支撑这样的工程。

  沉默了足有一袋烟的工夫,局长忽然转过头来,目光坚定、表情坚毅地对我说:“养马岛地处海防前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目前既交通不便又缺医少药,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否则对不起这里的老百姓和驻军,更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信任!”

  “这样吧,今年其他医院的基建先让路,集中力量把养马岛卫生院建起来。平时为岛上军民服务,战时转成战地医院,既符合‘平战结合’原则,又满足了军地双方需要。新医院就建在这儿,你向公社党委汇报吧,要征得他们的大力支持。”

图片
资料图

  当天,我向公社孙书记做了汇报。书记立即召开党委会,我列席会议。会上大家热烈讨论提建议,孙书记最后总结说:“在岛上建医院,开了‘文革’后岛上基础建设的先河,这是利岛利民的大好事。征地工作由公社党委负责,请小王同志马上转告卫生局,可以准备设计及物资采购了。”

  局长得知公社的决议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们要选牟平最好的建筑公司来设计施工,必须保证质量。眼下,最大的困难是筹集建筑材料。现在是计划经济,像咱们这种项目争取不到计划内物资,只能靠自己采购。”

  一听这话,我的头顿时“涨”得老大。“局长,我的情况你知道,一个走出校门不到一年的毛孩子,让我到哪儿买这些建筑材料啊?”我苦着脸说。“回去发挥院里职工的智慧,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局长总是不慌不忙的样子。

  回到单位,我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诸葛亮会”。大伙儿讨论半天,认为从岛外采购物资费用高,装车装船运费贵不说,物料来回倒腾也挺麻烦,所以,石料、木材最好在岛内就地解决,且此法可行,因为岛上闲置的旧房子很多,大多是解放前岛内经商的有钱人盖的。我们可以买一些旧房,拆下石材、木料用于医院建设。

  我把大家的意见汇报给局长,局长满面笑容地说:“太好了,这既节省了资金又减少了麻烦,小王你看,集思广益办大事,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经过半年的筹备,征地、备料及图纸设计基本就绪,牟平建筑公司的施工队也开进了工地。可就在此时,打基础用的钢筋却买不到,这可把大家愁坏了!

  正在这十万火急的当口,岛上驻军卫生所曲所长带领着警备区医院王院长来到工地。一见面,王院长就开门见山:“以后医疗队的海岛巡回医疗要常态化,咱们军民要联手改变岛上缺医少药的面貌。听说你们正在建战备医院,有什么困难尽管提,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尽力。”

  “太好了!太好了!”我一把拉过王院长的手:“工程急需钢材,可现在买不到啊,真急死人了!”

  “不用急,既然是建战备医院,军民都有责任。我回去把情况向警备区首长反映一下,问题应该很快就能解决。”王院长果断表态。这时,一旁的曲所长也说:“孙政委是驻岛部队政委,也是公社党委书记,让他也向警备区首长说明困难。”听了这番话,大伙顿觉眼前一片光明,浑身充满了干劲。

  一周过后,王院长打来电话:警备区首长为建战备医院特批钢材两吨。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高兴得一下跳了起来。第二天,我们租了一艘24马力机帆船,和卫生所曲所长一起乘船来到烟台码头。

  码头上,部队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早已到位。船刚靠岸,立刻从车上跳下十多名解放军战士,麻麻利利地把钢筋抬到船上。我们调转船头开足马力,一路直奔海岛。船刚停稳,驻岛部队的战士就一拥而上,把钢筋装上车,送到建筑工地上。我们不禁感慨:关键时刻,还得靠亲人解放军哪!

  经过军地双方历时两年的共同建设,一所崭新的医院在养马岛洪口村美丽的前海崖上落成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当我站在养马岛大桥上远眺那座红瓦白墙的建筑,总是心潮澎湃。这所医院的建成,饱含着军民鱼水之情,也充溢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创业激情,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铭记在海岛人民心中。(王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