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莱州人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者

烟海e家 2024-01-13 18:37

  红十字会肩负着“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重任,你或许不知道,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是咱们烟台莱州人,名叫吕海寰。

  

  据《四续掖县志》载:吕海寰(1843-1927),字镜宇,掖城(今莱州)西南隅人,清末著名外交家。出身微寒,幼读私塾,曾在顺天(今北京)大兴县教书。同治六年(1867)中举,历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职。

  

图片

  吕海寰  资料图

  

  光绪二十年(1894)任江苏常镇通海道时,适逢日本强迫清廷草拟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他忧心如焚,既不能左右局势,便只有在草约上仔细推敲、为国分忧了。他将“洋货照完半税”改为“照完正税”,“准日人在通商口岸城镇运货设行栈”改为“通商口岸之城镇”,等等,尽可能予以补救。

  

  光绪二十三年(1897),李鸿章举荐吕海寰为驻德国、荷兰大臣,遂以善办外交而闻名。  

  

  光绪二十九年(1904),日俄战争爆发。时任上海会办商约大臣的吕海寰与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共同协商,成立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该会属慈善机构,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日俄战争两年间,共救护46.7万余人出境。为此,清廷曾“颁发内银十万两”作为经费。

  

  1907年成立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旧址

资料图

  

  1908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吕海寰任会长。

  

  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确认其为合法社会救助团体。嗣后,吕海寰领导红十字会在国内赈灾,分别于1912年、1917年浙皖洪水泛滥,1919年苏浙皖鄂水灾的救赈活动中,成绩斐然,赢得社会一片赞誉。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早在中国红十字会初创时期,吕海寰即为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而奔走呼号,1912年1月,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1914年捐款救济欧战难民和日本鹿儿岛地震难民,1920年8月救助俄属庙街2000余名避难华侨和驻外领事、军舰,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在国内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做了大量救护、赈灾及查人转信等工作。

  

  1920年9月,年事已高的吕海寰辞去了会长职务,仍被公推为名誉会长。1927年1月吕海寰病逝,享年85岁。(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