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省力、又省心!”这是近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申请注册营业执照手续的李先生给予工作人员的认可。只需来大厅跑一次,通过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便完成了前期的信息填报和材料提交,短短几分钟就领取到了企业营业执照。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好”“主动服务”“帮办代办”……如今,这些政务服务“名词”在黄渤海新区企业和群众中称赞不断。2023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优化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高标准、全方位、立体化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建设,全力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效率之变
集成服务护航项目快落地
“以往办理用海审批手续非常繁琐,这次通过‘一件事’集成审批服务模式,从前期材料准备到审核发证全程都有工作人员细心指导,少跑了很多弯路。”烟台港西港区至龙口裕龙岛原油管道项目经理霍玉伟说。
2023年以来,黄渤海新区聚焦用海审批过程中的“多头多窗办理、材料复杂重复”等痛点堵点问题,树立“创思路+优服务+强保障”思路,在山东省首推用海审批集成式服务,建立用海审批联席机制。
“我们通过编制‘用海一件事’服务指南,设置综合窗口,海域使用权申请、海域使用金缴纳、不动产权登记3个事项实现跨部门综合收件。申请人只需在线上填写一张‘综合申请表’,系统即可自动生成“海域使用权”等多项业务的单个申请表,推送至多部门分头审核。”黄渤海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管理处负责人王岩介绍,与传统办件情况对比,材料压减率达20%,平均办理时限压减66%以上。
目前,已有烟台港西港区至龙口裕龙岛原油管道项目等61个项目受益,办理海域使用面积1500余公顷,平均为项目节省时间2个月。
“该模式实施后,有效推动了‘一证一次办’向‘一事一次办’的转型升级,助力项目用海审批效率全面提速,全方位保障用海项目落地,切实加快海洋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王岩说。
减证便民
57个豁免事项助企加速开工
“您的项目占地面积不足0.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1000立方米,包含在最近推出的‘豁免清单’里,可以减免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日前,经过前期现场勘查、资料审核后,黄渤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当天就为烟台业达实业有限公司B-16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办理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的事前指引,黄渤海新区立足企业群众需求,全面梳理近年来“放管服”改革的相关文件,以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办事时间为原则,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务服务事项“豁免清单”。
据悉,该“豁免清单”覆盖规划、建设、生态、社保、文化等10多个领域57个豁免事项,对免于办理的审批事项或情形一一列出,让企业群众办事明明白白,少走弯路,既简化审批流程,又降低办事成本,加速企业开办、项目开工。目前已为新潮水小学、后沙旺小学等4个项目,减免水土保持补偿费66万余元,节约办事时间约30日。
下一步,黄渤海新区将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分批公布,让企业看得清楚、办得明白,切实做到减负便民,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面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数字赋能
全省首创“掌上续证”新模式
前不久,黄渤海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确认即办”掌上续证模式,实现人力资源类许可续证业务办理“零材料、零跑动、零等候”,为企业解决了换发人力资源类许可证件过程中续证节点遗忘、材料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
“在我还没有意识到企业许可证要到期时,工作人员通过‘爱山东’APP提示我们,什么都不用准备、一次都不用跑,直接掌上办理续证手续。”作为黄渤海新区第一家体验掌上续证的烟台一卓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由衷地为这一服务模式和办事速度点赞。
“我们依托‘爱山东’APP上线‘确认即办’服务平台,构建集预警、提醒、监测、评价于一体的服务链条。”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该平台对证照到期状态进行自动巡检识别、精准分类,在证照到期前2个月系统自动向申请人发送短信提醒,一次性告知证照到期日期、续证提交材料等内容,帮助企业在有效期内及时、高效地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
目前,已向企业发送提醒短信800余条,办理变更、延续业务700余件次。打破以往“依申请”办事惯例,实现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让企业群众享受到“私人订制”式的贴心体验。
今年以来,为落实山东“数字强省”建设,黄渤海新区加大“爱山东”APP移动端服务推广应用力度,先后推出掌上勘验、掌上中介服务、掌上免费寄递等多项“云”服务,有效构建起电脑端、掌上端、自助端和窗口端“四端协同,双线融合,全域覆盖”的便民利企政务服务新体系,大幅精简办事时间、环节和材料,助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文字:刘睿晗 通讯员:张庆波
编辑:王秋寒 审核:邢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