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小小的AI代码,与一块厚重的汽车钢板之间,能产生什么联接?
在浦项(烟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汽车外板生产线进行智能化视觉检测改造。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我们导入AI技术,通过高速相机逐帧扫描的方式,实现了百分之百全检,而且效率更高,让每条产线每年减少人力成本约10万元以上。”
浦项(烟台)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近年来,大量传统产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加快转型升级,插上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我们加快推进以高端智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等方式,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烟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智能化工厂改造、工艺流程提升、智慧园区管理等数字项目100余个,获批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55个、晨星工厂36个、绿色工厂52个。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些新兴产业企业聚焦行业前沿,用新技术助推产品迈向高端化,提升竞争力。
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全国首例最大单体“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车用全水基聚氨酯新材料突破了阻燃性能差的技术难题,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大批技术成果被突破,公司也凭借着在聚氨酯领域的科技创新,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万华节能是一家专业从事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及装配式建筑等节能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我们以聚氨酯为产业核心,不断拓展聚氨酯下游绿色产业链及应用领域,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服务专区
一直以来,黄渤海新区都把培育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我们持续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加快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实施政策引导、梯度培育、生态营造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区极点型先锋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9户、省独角兽企业1户、省瞪羚企业68户、省“专精特新”企业24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44户,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活力新区
科学谋划未来产业布局,黄渤海新区在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基础上,集中做强新型储能、半导体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专门扶持意见,投资100亿元的力华综合储能基地、投资50亿元的万华电池材料总部签约落地,预计2023年五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两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五年突破500亿元。
通过新型工业化建设,黄渤海新区不少企业正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绿色发展动力持续释放。“下步,我们将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工业化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刘少宁 通讯员: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