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牟平区司法局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坚持问题与目标导向,从规范体系、能力提升、数字应用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构建全流程监督闭环、开展常态化精准培训、深化智慧监管平台应用,有效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形成了可借鉴的“牟平经验”。
筑牢“立体化监督”防火墙
破解随意执法难题
牟平区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执法监督体系,推动监督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从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 开展“清单式”案卷评查。 组织由法律顾问、律师、部门骨干组成的专家组,对全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15个重点执法领域近三年办结的213本涉企处罚案卷集中“体检”,聚焦程序合规、证据完整、法律适用、文书规范等环节,梳理反馈问题56条。实施“一卷一清单”反馈与限期整改机制,确保问题清晰、责任明确、整改可溯,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规范”。 实施“伴随式”实地督导。 组建督导组深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一线执法现场,通过全程跟随、核查整改、检查执法记录等方式,对亮证执法、告知权利、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等进行嵌入式监督。累计现场发现并立行立改问题8个,提升执法即时规范性。 拓宽“社会化”监督渠道。 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公开选聘15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23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通过定期座谈、匿名问卷、线上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对执法工作的真实评价和建议,将市场主体满意度作为改进执法的重要标尺。
锻造“精准化练兵”生力军
破解素质不均难题
将队伍建设作为规范执法的基石,培训与考核并重,理论与实战结合,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与法治思维。 实现全员轮训。 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执法实践”、“鲁执法平台操作”、“新《行政处罚法》实务”等核心主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组织5次高质量专题培训,对全区1100余名持证执法人员完成精准滴灌式培训,确保知识技能更新全覆盖。 创新以赛促学。 成功举办5场全区行政执法法律知识竞赛,内容紧扣核心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17个部门的328名执法骨干同台竞技,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主动学习内生动力。 严格资格管理。 全面清查执法人员资格,依法对不符合条件的28名人员清理并注销执法证件。严把新申领证件人员“入口关”,落实岗前培训与资格考试制度,从源头上保障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打造“数字化管控”新引擎
破解扰企扰民难题
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涉企行政检查进行全流程、可追溯线上管控,减少对市场主体非必要干扰。实行检查计划线上备案与智能归集。 全面应用“鲁执法—涉企检查”平台,要求所有涉企检查年度计划及临时任务事前在线报备。系统智能比对,自动识别归集同一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计划,从源头整合规避,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行“扫码入企”及全过程留痕。执法人员入企检查须扫描企业专属二维码“打卡”签到,检查过程通过平台电子化记录并上传关键影像资料。检查后,企业负责人可在线评价检查规范性、文明度、实效性,形成“计划线上生成-扫码确认入企-过程电子留痕-事后企业评价”的透明闭环管理链,使每次检查可追溯、可评价。今年以来,全区累计通过平台完成联合检查633次,扫码入企执行率100%。建立动态调度与精准指导机制。 由专人负责对平台使用情况、扫码入企率、联合检查率等关键指标定期监测与动态调度。针对部分单位计划报备不全、操作不熟、联合检查率低等问题,及时研判,精准下发《工作提醒函》10份,开展“点对点”业务指导,确保平台应用规范、运行高效。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