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后的“老井风波” | 握手“烟”和·调解止争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10-14 09:40

  暴雨过后的村庄阳光明媚,老李却仍旧愁容满面。

  想起刚刚修缮的水井盖被湍急的水流冲开,井盖连接处却只有几个零星的焊点,老李走进了综治中心,想讨个说法。

  老李的焦虑,源于自家年久失修的老井。

  他几经打听找到隔壁村的小张为其修缮水井,完工后按约定支付全部报酬,不料完工次日遭遇强降雨,雨水冲击导致水井井盖脱落。

  老李上前检查才发现,井盖安装时未完全焊牢,他当即联系小张要求重新修缮,但小张以“工程已完工交付”为由拒绝,主张若重新修缮需额外支付费用。

  当天在“法润芝阳”综治中心值班的特邀调解员有着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当即拨通了小张的电话,希望其配合处理纠纷。

  然而小张在电话中态度强硬,不仅拒绝调解,还中途挂断电话,调解工作受阻。

  老李

  “井盖没了,万一谁路过不小心掉进去可怎么办?”

  老李的担忧不无道理,调解员立即联系该村村委说明情况,在村支书的协助下,一同上门勘察现场。

  水井直径约80厘米,深度近5米,无任何防护措施,确有极大安全风险。

  调解员意识到安全隐患需紧急处置,且案件可能涉及法律责任界定,立即联系综治中心派驻法官指导调解。

  法官迅速赶赴现场,与调解员、村委工作人员一同找来警示标识、木板等材料,在井口周围设置了牢固路障,并张贴了安全提示。

  处理完安全隐患后,法官和调解员一同前往小张所在地址,通过乡镇工作片片长联系小张所在村的村委,沟通小张的情况及案件争议焦点,争取村委支持,并邀请乡镇里德高望重的“乡贤”共同参与调解。

  起初,小张仍坚持此前观点,以“施工时天气晴朗,降雨属于不可抗力”为由推辞责任,不愿免费修缮。

  见状,村支书上前帮忙说和,从邻里关系入手,指出“远亲不如近邻,双方村庄相邻,日后难免有互帮互助之时,因小事伤和气得不偿失”;随后法官耐心向其释法明理,“明确承揽人需对工作成果的质量负责,其修建的井盖因焊接不牢脱落,属于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理应承担免费修理的责任”;

  最后调解员从商业诚信角度劝导“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二字,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失去邻里信任和自己的口碑”。

  几番沟通后,小张逐渐认识到自身错误,态度发生转变,主动表示“之前没考虑到安全问题,确实是我不对”。

  小张当场承诺于次日上午去老李家,免费重新修缮井盖,并向老李诚恳道歉。

  “我看天气预报明天又要下雨,咱今天就一起把井盖给焊结实了。”

  考虑到老井的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消除,调解员拉着小张就直奔老李家,将井盖彻底焊牢加固,老李与小张间的矛盾隔阂也随着汗水的滴落而无声消融,这场因修井引发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在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案”调解里,都蕴藏着“法润芝阳”最深厚的真谛——让公平、公正以最具人情味的方式落地生根。让和解的足迹印在乡间小路,让司法的温度融合家长里短,这口重新焊牢的老井,修复的不仅仅是井盖连接处的焊点,更是法治阳光下沉甸甸的民生承诺与修复如初的和谐图景。

  讲述人:田少春

  “法润芝阳”特邀调解员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