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员”法官陈春妮:熟知法律条文,更懂得人间烟火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10-13 08:24

  在基层司法的广袤田野上,速裁程序如同一条高效运转的“法治快车道”,在这条快车道上,速裁团队如同一辆辆“正义列车”,将公平正义送达每一个当事人期盼的终点,而速裁法官便是团队中最重要的“领航员”,指引着团队的方向,莱州法院法官陈春妮便是“领航员”之一。

  在她看来,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份裁判文书都承载着当事人的期盼与信任,司法裁判需要公正与效率,也需要温情与善意。

  速裁不降质 司法显温情

  “速裁案件更要讲究温度,因为每一个家事案件背后,都站着一个需要呵护的灵魂。”

  一起看似普通的离婚纠纷被分至陈春妮速裁团队,原告曲某某与被告战某某均同意解除婚姻关系,却在12岁儿子的抚养权问题上僵持不下。

  按照速裁程序,这类事实清楚的案件本可快速裁决,但陈法官却格外慎重。

  阅卷时,陈法官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孩子的基本信息上:一个五年级的男孩。

  考虑到孩子正处于心理敏感期,她在案件讨论会上强调,“我们要在程序效率与实质正义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调解过程中,陈法官创新采用“三步工作法”:首先厘清争议焦点;其次评估孩子的最佳利益;最后是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

  她没有机械地传唤孩子到庭,而是通过学校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

  “法律要求尊重孩子意愿,但更要保护孩子心灵,”她对当事人说,“我们的责任是让这场变故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经过专业而富有温情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直接抚养+弹性探视”的协议。

  陈法官特别在调解笔录中注明:“双方承诺不在孩子面前贬损对方,确保孩子继续享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12天,既体现了速裁效率,又彰显了司法温度。

  “家事速裁如同在薄冰上疾行,”陈法官在办案手记中写道,既要在程序上跑出“加速度”,又要在实质上守住“温情线”。

  陈春妮法官用行动证明,效率与温情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优秀法官必须兼顾的两个维度。

  乡情护和谐 司法守公正

  从事审判工作多年,她深知,那些看似冰冷的法律条文,需要用温情去诠释,用智慧去践行。

  去年深秋的一起案件,让这一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

  一个随手丢弃的烟头,点燃了莱州市某村路边的草垛,火势蔓延至26户农户的口粮地。

  面对数十万元的赔偿诉求,肇事小伙满心抗拒:“不过随手一扔,凭什么要我倾家荡产?”

  三次调解失败后,案件陷入僵局——

  农户们怨愤难平,小伙则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倒霉”而非“有错”。

  陈春妮法官明白,此类纠纷若简单判决,虽能了结此案,却可能让邻里沦为陌路。

  她翻阅卷宗后精准抓住矛盾核心:小伙并非恶意为之,农户的损失也确需弥补。

  于是,她先对小伙展开“硬核普法”:“你的行为虽并非故意,但已构成民事侵权。若坚持拒赔,法院将按鉴定报告判决,届时赔偿金额可能更高。”

  见小伙神色松动,她又话锋一转:“但法律之外还有人情,你和乡亲们朝夕相处,真愿意为这事结下世仇?”

  走访农户时,陈春妮法官的笔记本记满了各家的损失细节与诉求。

  面对情绪激动的村民,她严肃专业同时温言开解。

  最终,她提出“道歉+分期赔偿”的方案:小伙逐户鞠躬致歉,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

  这场可能引发长期诉讼的纠纷,在陈法官的调解下,化作26份握手言和的调解书。

  案件虽小,却折射出基层司法的温度与智慧。

  陈春妮法官以法为纲、以情为线,既维护了农户的权益,又挽救了小伙与乡邻的关系。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司法不仅追求公平,更致力于修复与治愈,陈春妮法官用行动证明,法律的刚性之外,还有一片温暖的天地。

  调解促双赢  司法践担当

  “工资是劳动者的血汗钱,企业再难也不能拖欠,但我们要想办法让判决真正落地兑现。”

  ——面对因某物业服务公司欠薪引起的五起劳务报酬纠纷,陈春妮法官开门见山地对双方当事人说道。

  庭审中,公司负责人承认欠薪事实,却也道出难处:因上游企业拖欠款项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我们不是恶意拖欠,现在公司还在运营,其他员工的工资也需要保障......”

  “一纸判决容易,但实际履行才是关键”,简单判决可能导致“双输”。

  她仔细研判企业征信报告,发现该公司正在申请经营贷款。

  “如果现在冻结账户,不仅现有员工工资没着落,原告的欠薪执行也会受阻。”她向劳动者耐心解释,“但若给企业两个月等贷款到位,你们的权益反而更有保障。”

  她的分析务实而透彻,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留出了生存空间。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承诺贷款到账后优先支付欠薪,若逾期未付则自愿接受强制执行。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陈法官的调解艺术,正是对这句古训的生动诠释——在刚性法律中注入柔性智慧,让司法裁判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3年5月进入立案庭速裁团队后,陈春妮法官在高标准完成结案计划的同时,不断自我加压奋进,2024年全年结案数量在全市法院法官中最多,是办案的“绝对主力”和“带头先锋”。

  法槌起落间,陈春妮的指尖还残留着调解书上的余温。她总说,裁判文书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那些在法庭上针锋相对的当事人,往往在签完字后才发现,原来彼此要的不过是一份被理解的坦然。

  她懂得法律条文里那些冷硬的“应当”与“必须”,最终大都化作人间烟火的“可以”与“不妨”。当审判席上的阳光斜斜地爬上她的案卷时,那些被妥善安放的故事,都成了司法最好的注脚。

  【法官简介】

  陈春妮,2015年11月入职莱州市人民法院,先后在平里店法庭、执行局、立案庭等部门工作,多次获得莱州市委、市政府嘉奖,所带领的团队获评“烟台法院2024年度十佳速裁团队”。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