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微创小科普,毓医专家说分晓!

烟海e家 2025-09-05 15:45

 

近年来,医学的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成了大势所趋,日益深入人心,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病人和家属这样问:能不能做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效果怎么样?今天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骨折的微创治疗旨在减少手术创伤、加速康复,同时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当的复位和固定效果。以下是常见的微创治疗技术及其适用情况:

1. 机器人或导航辅助手术,我们医院早在2014年就引进了国际领先的二维和三维导航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日更是引进了最先进的罗森博特骨折复位机器人系统,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的微创手术,精确规划,设计,置入骨盆通道螺钉,避免了以前动辄三四十公分的大切口手术风险和手术创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减轻了手术创伤,使病人最大获益。

技术特点:利用3D影像导航或机器人系统精确置入内固定物。

优势:减少辐射暴露,提高螺钉放置准确性。

适用:复杂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等。

2. 髓内钉固定(IMN

技术特点:在长骨(如股骨、胫骨、肱骨)的骨髓腔内植入金属钉,通过远端和近端锁钉稳定骨折。

- 优势:

  - 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允许早期负重。

  - 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

- 适用骨折:

  - 长骨骨干骨折(如股骨干、胫骨干肱骨干骨折)

  - 部分干骺端骨折(如股骨粗隆间骨折)

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我们最近创新使用了人工骨强化的髓内钉技术,固定更坚强,更早期负重,并发症更少。

3. 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

技术特点:通过微小切口插入钢板,在肌肉下或骨膜外放置,间接复位后固定。

优势:保护骨折端血供,降低骨不连风险。

适用骨折:

  - 胫骨远端骨折(如pilon骨折)

  - 股骨远端骨折

  - 肱骨近端骨折

4. 外固定支架

技术特点:通过体外支架连接穿透皮肤的钢针,稳定骨折。

适用场景:

  - 开放性骨折(临时或终极固定)

  - 严重软组织损伤需避免内固定时

  - 骨盆骨折(如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

5. 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

技术特点:结合关节镜技术,可视化下复位关节内骨折并固定。

适用骨折:

  -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I-III型)

  - 跟骨骨折(部分类型)

  - 肩关节盂骨折

 6.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

技术特点:通过皮肤小切口,在X线引导下复位骨折,并用钢针、螺钉或外固定架固定。

- 适用骨折:

  - 腕部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

  - 儿童骨折(避免损伤骨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技术。

7. 骨水泥强化技术

技术特点:向骨质疏松性骨折(如椎体)注入骨水泥(如PVPPKP)或增强内固定稳定性。

适用:

  - 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患者)

  - 髋部骨折辅助固定

8.弹性髓内钉(儿童专用)

技术特点:柔性钉通过骨髓腔固定,允许微动促进愈合。

适用:儿童长骨骨折(如尺桡骨、肱骨、股骨、胫骨)。

微创治疗的优势

- 减少软组织损伤和感染风险。

- 保护骨折端血供,降低骨不连风险。

- 术后疼痛轻,康复快。

- 疤痕小,美观性更好。

注意事项:

严格适应症:并非所有骨折都适合微创,需根据骨折类型、位置、软组织条件等综合评估。

技术要求高:依赖术中影像(如C型臂X光机)和医生经验。

并发症风险:如复位不良、内固定失效、神经血管损伤等。

微创治疗需骨科医生付出极大的热情,拥有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术才能做到,并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如早期活动、物理治疗)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医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对技艺的不懈追求是一名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尽最大努力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要求是我们神圣的使命。

刘洪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山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创伤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创伤学会委员

山东省疼痛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规范化培训山东基地常务委员;

烟台市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高级访问学者;

北京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天津医院骨科研修班进修学习,并到美国、德国、香港等国际知名医院做访问学者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