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近视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其中,高度近视人群的比重在日益增加。
什么是高度近视?
医学上,当近视度数达到600度及以上时,就被定义为高度近视。正常人的眼轴长度约24mm,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度数约增加300度。与普通近视相比,高度近视不仅仅是度数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眼轴的显著拉长,眼球壁也会随之变薄,大大增加了眼底病变的风险。
高度近视容易导致那些眼底疾病?
1、黄斑病变
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一旦受损,将严重影响中心视力。高度近视的患者随着眼轴的拉长,在后极部可能会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从而更容易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黄斑裂孔等疾病,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如果引起出血,会造成视力丧失。
2、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的患者在视网膜的周边部位可能会形成各种类型的视网膜变性区,有一类叫做格子样变性,它是引起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在格子样变性区内可产生圆形萎缩孔或因为牵拉的因素产生马蹄形撕裂孔,如果未及时发现、治疗,会导致视网膜脱离,如果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累及黄斑区,将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
高度近视如何防治眼底病变?
1、控制近视度数: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学龄儿童,尽早建立屈光档案,科学用眼,若确诊真性近视,可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方式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减缓眼轴拉长的速度。
2、定期检查:建议高度近视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眼病筛查,包括眼轴检查;广域眼底照相(可结合散瞳眼底镜下检查),明确有无周边格子样视网膜变性区、裂孔,若发现相关病灶,必要时需及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黄斑OCT,可判断黄斑区的视网膜多层结构是否正常,明确有无黄斑劈裂、黄斑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3、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物遮挡、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贾凡 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擅长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治,以眼底病为主要方向,如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