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之谈

烟台日报 2025-09-05 14:53

最近非常喜欢一部叫《凡人歌》的电视剧,改编自纪静蓉创作的小说《我不是废柴》,讲述了三对夫妻和情侣在北京奋斗挣扎、遭遇困境,最终找到人生方向的故事。其中沈家二弟沈磊追求自我的个性,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沈磊名校研究生毕业,在体制内工作,岁月静好,与世无争,但妻子却因他安于现状与之离婚,由此他万念俱灰,辞去工作,躲进终南山隐居疗伤。有人说他是废柴,有人说他是清高,有人说他是佛系,可谓众说纷纭。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同窗挚友也选择了类似的道路。他寻觅了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山村,租了两套古朴的石屋,经过现代化装修后,一套自住,一套做民宿。一日,他邀我去喝茶,我趁机游览一番。真是不错的地方:看上苍,白云悠悠,月光朗朗,星际深邃;看远处,千岩竞秀,峰峦叠嶂,沟壑清流;院落里,编茅为屋,叠石为阶,古朴自然;入室内,围炉煮茶,促膝长谈,尘心顿洗。最后,挚友的一番话发人深省:“真是好啊,我自从来到这个小山村,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是啊,挚友以前经营一家公司,整日觥筹交错,愁容满面,蹙眉长叹。

细细想来,无论是沈磊还是挚友,都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他们的慧心所在。当然,选择这条道路时,他们都曾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沈磊为了逃离体制、逃离婚姻,不惜与家人断绝联系,一路乘车南行,偶至终南山,过上田园生活。挚友一意孤行关闭公司,亲戚朋友一片哗然,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个性的坚韧和执着,最终让他们找到了心灵深处的快乐。

对于沈磊和挚友的选择,我一直想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但总是词不达意。一日,我偶然翻到《小窗幽记》,其中有云:“闲居之趣,快活有五: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读书,五也。”读罢,顿时幡然,了然。想想沈磊的性格,再想想挚友的做法,几乎都能对号入座。这种闲居之趣,或许就是他们两人心驰神往的关键吧。

对“闲居”有精辟论述的还有清代明相张英。他曾起草了一副对联,挂在他的书斋楼堂之中。上联是: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下联是: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富贵之人役于名利,贫贱之人役于饥寒,所以没人有闲情逸致去顾及。诚如一首歌唱的那样,看世间忙忙碌碌,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何时才能真心真意过一生呢?我想,多数人心中都潜藏着一个“闲居”的梦想,只不过有的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有的人瞻前顾后、畏手畏尾罢了。

记得周国平说过:“不论你学问多少,缘何谋生,只要你思考人生,有所彻悟,你就已经在这个世界里悠闲漫游了。”由此而言,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学会审视自我,思索自省,追求内心,方能不负韶华。

所以,不管如何,我都很支持沈磊和挚友的做法,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为物欲所惑,坚持做好自己,人生无怨无悔,此生足矣。

(刘云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