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质 | “速裁+调解” 使“两难”变“两全”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08-27 14:07

  “没想到拖欠这么久的工程款终于有着落了,真是太感谢法官了!”

  近日,芝罘区法院驻综治中心速裁团队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千万工程款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原告、被告分别向速裁法官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原被告双方送锦旗

  工程竣工 工程款却未“竣工”

  2020年7月,被告将某工程的水电暖安装部分分包给原告,暂定工程价款为1100万元,双方约定了承包方式、分项工程范围、工程款结算、工程款的支付、违约责任等事项。

  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履行了合同义务,还根据被告要求又增加了其他施工项目,总工程款共计1200万元。

  完成施工后,按照合同约定,原告向被告发出工程款支付申请,可被告仅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尚欠工程款本金480万余元及利息。

  这笔巨额欠款严重影响着原告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原告将被告诉至芝罘区法院,并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双方僵持不下 企业均面临危机

  因该案标的额较大,案情复杂,且双方矛盾激烈,速裁法官想到调解或许可以更快解纷,于是将案件分配给律师调解员进行调解。

  原告要求被告一次性偿还,被告则表示,因其是工程公司,账户被冻结,无法为工人发放工资,要求原告先解除对其账户的冻结。

  案件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但速裁法官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深入了解案件事实,并从专业角度指导调解员进行调解。

  “及时支付工程款,不仅是履行合同义务,更是维护企业信誉和保障项目后续推进的关键。”法官通过释法说理,让被告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逐步减少双方争议。

  双管齐下 以调促“解”抓“执行”

  速裁法官向双方耐心释明法律规定,厘清法律责任与义务。

  对原告公司分析,适当让步可快速回款解决困境;向被告公司阐明,拖欠付款损害声誉且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积极履行才是双赢。

  经多次“背对背”“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一次性向原告支付工程款及利息。

  虽然案件达成调解,但被告账户仍然处于冻结状态,无法向原告支付款项。

  原告担心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申请解封,而案件只有进入执行程序后才能对冻结的款项进行扣划。

  为保障双方权益,速裁法官继续跟踪案件履行情况,积极与执行局进行对接。

  执行局在立案后的第一时间将案款进行扣划,至此,该案件圆满解决。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件审理难度大,周期长,专业性强,当事人矛盾尖锐,一直是审判工作中的重难点,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化解纠纷,是人民法院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芝罘区法院驻综治中心速裁团队积极发挥调解职能,用实际行动妥善处理涉企纠纷,不断推进落实惠企利企政策,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坚强的司法保障。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