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结”“事了”“人和好”| 握手“烟”和·调解止争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08-15 10:18

  “案结”更要“事了”,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裁断是非,更在于矛盾彻底消弭。

  近日,栖霞法院桃村法庭将调解工作贯穿办案始终,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为“案结事了人和”写下生动注脚。

  庭前主动出击

  释法沟通破僵局

  被告赵某为购买理财产品,向邻居孙某借款25万元,双方基于信任未约定还款日期。

  之后,孙某家中突遇急事急需用钱,多次催讨无果后,将赵某告上法庭。

  收到案件后,法官敏锐意识到这是一起“熟人官司”,简单判决可能埋下隐患,于是,他第一时间启动调解程序来化解纠纷。

  起初赵某多次拒接电话、情绪抵触,法官毫不气馁,选择合适时间耐心联系,倾听赵某诉说“苦衷”,建立初步信任。

  待赵某情绪稍缓,法官用家常话恳切劝导:“老赵,咱们争取庭前协商好,既省你奔波,也保住和老孙的老交情,总比最后闹到强制执行、邻里成仇强吧?”

  但此时的赵某对还款心存侥幸且对诉讼存在逃避心态,拒绝到庭应诉。

  庭审寓调于审

  明法析理奠基础

  赵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官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缺席审理,对孙某提交的借条原件、银行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逐一进行核对调查,确保程序公正。

  庭审中,法官向孙某释明核心法律规定,帮助其理解诉讼走向,同时也表示,基于双方的邻里情谊,后续将竭力创造和解机会,争取彻底化解矛盾。

  最终,在查明案件事实、严格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法院依法判决赵某归还借款及相应利息。

  判后精准发力

  攻坚克难促事了

  判决送达后,法官密切关注双方当事人动态,获悉赵某对判决结果反应强烈,为促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法官再一次按照全流程释法说理的相关要求,邀请赵某来到法庭。

  在调解室,法官耐心倾听赵某的困惑与不满,精准开展判后答疑。

  他向赵某清晰解释缺席判决的合法性、借贷关系成立的证据链、利息计算的合理性,平实透彻的释法析理,消融了赵某因法律知识欠缺和误解筑起的心墙,其对抗情绪明显缓和。

  捕捉到积极信号,法官果断抓住和解契机,组织双方判后调解。

  他从双方多年邻里情谊入手,着重强调即时履行可彻底终结纠纷、避免进入后续程序、最大程度修复关系。

  最终,赵某深刻认识到自身问题,当场将借款本金及利息一次性支付给孙某。

  昔日老友重新站在一起,对法官的不懈努力深表感谢。

  庭前不厌其烦释法沟通寻求破冰,诉中寓调于审保障公正并预留和解空间,判后精准答疑高效调解促成即时履行,全流程释法说理,不仅高效兑现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更弥合了邻里裂痕,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好”。

  讲述人:白云

  栖霞法院桃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