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耀雷乡·海阳英雄故事⑧ | 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栾家村

海阳发布 2025-08-15 16:3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阳发布特别推出“红耀雷乡·海阳英雄故事”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走进海阳的革命历史长河,探寻那些被岁月铭记的英雄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让海阳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

本期带您走进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栾家村,听听胶东民兵模范栾绍亭、栾法孔、栾晋苏,县民兵模范栾法悦、栾晋格的回忆故事……

栾家村民兵模范村团锦旗△ 

栾家村位于海阳县中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赵、秦、姜等土匪司令南北、东西勾结及下乡烧杀抢掠的必由之路,加上地主恶霸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37年,海阳县发城镇栾家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民兵组织,与日、伪、顽开展了麻雀战、游击战、地雷战,并配合八路军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屡建战功,涌现出省、胶东、县民兵英雄、模范十二名,栾家村也被山东省军区授予“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的光荣称号。

首战“庵沟岭”

1941年,栾晋格任村团长。这年春天,赵保原联合胶东二十四个土顽司令,组成了“抗八联军”,自任总指挥,死心塌地投靠了日本人,成了八路军抗日救国的死对头。为了顺利地进行抗日斗争,胶东区党委领导全区军民展开了反投降斗争,经过牙山、郭城战役,赵保原吃了苦头,龟缩在发城的部队不敢妄动。八路军把发城围得水泄不通,同时占领了榆山,对赵保原的抗八联军形成了分割包围之势。

约阴历五月底的一天上午,在寨洼(山名),一个穿黑裤黑袄的人鬼鬼祟祟,形迹十分可疑。栾晋格在家听了这个情况,马上放下碗筷,拿起鬼头刀(身上原有一颗手榴弹),就往街上跑,一出门遇上栾良梅和栾晋校,简单说了情况,一行人便决定上山捉人。

栾良梅回家扛来了土枪,栾晋校手拿镰刀,三人同上了东塂。由栾晋校堵住庵沟口的道,这儿是出山的必由之路;由栾良梅扎住庵沟沟底,一旦可疑人溜走,这儿也是独当一面的要隘,栾晋格从山中腰往下搜。刚计划好要行动,就发现不远处有这么个人,被发现后,拼命往山顶上跑。栾晋格朝他扔出了手榴弹,栾良梅又朝他打了一土枪,没有打倒他,同时喊话:“站住!缴枪不杀!”他站住了,搜了他的身,搜出四根小黄瓜,还有一个口哨。据其表述,他是赵保原的部下,他们连长怕被八路打死,在夜里领着五人从发城逃出来,让其在此探路。一行人押着俘虏走到庵沟口遇上栾良本、栾晋中带着一百多名栾家民兵,大家听了汇报,都高兴地说:“来个三十、五十的,咱们也能同他较量较量,别说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那是兔子上门——白送肉吃。”

俘虏带回村以后,大家吃了早饭,又问了一遍口供,口供没变,大家一合计,决定搜山。

“重山寨”围歼逃敌

重山寨是栾家村东北五华里处的一座山。那儿土肥水足,本应有满山的果树。但由于反动派的欺压剥削,这里只剩下茂密的树林和满山的野草,是山狼野兔经常出没的地方。

从赵保原的士兵口供中得知还有五名逃兵潜藏在那里,栾家的民兵决心把他们捉到,清除害人的蠢虫。

村团部负责人向民兵布置了任务,三个排的民兵明确各自搜山的范围以后,分头行动了。在场的群众,包括大人和儿童也都回家拿了镰刀、斧头、铁锨、锄头、大棍、小棒,和民兵一起搜山,“重山寨”脚下,三步一人,两步一簇,形成了一个“人圈”,徐徐向山顶移动,山洞、树洞、草墩、树林到处都搜遍了,搜到半山腰也没见逃兵的影子。民兵们很扫兴,于是吹起了集合哨,准备回家。藏在山上的敌人以为被发现了,在吹哨向他们围剿,便站出来了。民兵们一见,便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一听,便扔出了五支大枪,敌连长在地上坐着哭丧着脸,浑身发抖,被搜出了一支匣子枪。之后,民兵将俘虏交给了八路军五支十六团。

全民动手捉逃兵

1941年约6月,投降派赵保原苦心经营的发城据点被八路军攻破以后,没有被歼灭的官兵四散逃命,企图逃往凤城,栾家是必经之路。村团部得到情报以后,马上组织民兵及全村老小上山配合八路军追捉逃兵。

当天上午,栾家三个排的民兵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分别埋伏在山上各个要口上。约八九点钟,从发城方向爬山越岭,三三两两的赵部官兵向栾家窜来。他们跑跑停停,瞻前顾后,有的赤脚,有的光头,有的破衣烂裤浑身是泥。

八路军从发城方向像赶兔子一样向栾家追来,赵部官兵拼命地奔跑,后面八路军“缴枪不杀”的喊声震天动地,被民兵们提前发现的那些,也不顾前方的危险,加快了脚步,满山遍野直往前跑,民兵们见到此景,也大喊“缴枪不杀”,敌人一听,心慌脚乱,到处乱窜,民兵们乘胜追击,整个栾家周围的山变成了捉俘虏的战场,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八路军、民兵押解俘虏往村里送,一帮过去,一帮又来。

统计一天的战绩,全村共捉了一百多名俘虏,缴获了一百多支枪,得到了八路军首长的赞扬,上级配备给栾家民兵大枪三十二支,勃朗宁机枪一挺,八二迫击炮一门。从此,栾家民心大振,民兵的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成立联防武工队

栾家民兵从1941年春至1943年春,两年中,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几十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创造了许多惊人的战绩,获得了上级党组织、军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扩大了组织,壮大了力量,成为上级夸奖、人民爱戴、敌人惧怕的民兵组织。

1943年春天,在民兵英模大会上,栾家村被山东省军区命名为“山东省民兵模范村团”同时,栾恒悦、栾晋熙被评为“山东省民兵英雄”,栾恒真、栾喜成、栾绍亭、栾法贞、栾法孔、栾晋苏、栾晋高、栾绪烈、栾良福、栾绍斌等同志被评为“胶东民兵模范”县、区、村的民兵战斗模范有二十多名。为了发扬成绩再立战功,栾家村于会后马上成立了联防武工队。在上级领导指挥下,走出家门,活动在海阳、莱阳、即墨、崂山等县的边沿上,参加战斗数十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教育、组织、发动了群众,出色地完成了武装工作队的任务。

栾家村民兵缴获敌军的掷弹筒(现藏于烟台市博物馆)△ 

英雄的海阳人民
创造了英雄的红色历史
虽然时光流逝
但英雄的精神
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