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改革浪潮奔涌不息,创新之势浩荡向前。
在“潮起”扬帆之后,迎来“潮涌”激荡的小结时刻和关键节点——“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已全面展开,有所起势,并纵深推进,全市法院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新时代审判工作行稳致远。
即日起,烟台中院新媒体平台将推出“潮涌”专栏,聚焦全市法院上半年在深化改革中的突破之举、在创新实践中的典型经验,记录奔涌向前的司法浪潮。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让我们以更澎湃的激情、更昂扬的姿态,在这奔涌的时代浪潮中劈波斩浪,共同书写烟台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
革故鼎新,行稳致远。
年初,烟台中院提出“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芝罘区法院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牢提质增效主线,以实干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吹响了变革创新的“冲锋号”。
把积案“硬骨头”变成质效提升“垫脚石”
“审结案件14222件,同比增长22.95%;10项指标位于或优于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芝罘区法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是芝罘区法院深化创新提升探索实践,变革思路理念、办案机制的成果显现。
面对案件体量大、旧存案件多的“硬骨头”,芝罘区法院确立“立审执、收结存协调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
“清理积案不仅是提升审执质效的有力抓手,更是实现收结存良性循环的必然路径”,在芝罘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悦宏看来,必须把“清积案件攻坚行动”和“繁简分流”“诉调联动”等办案机制革新结合起来,通过法官全员攻坚、领导引领攻坚彻底甩掉积案“包袱”。

一手减存量、一手抓质量。
严格领导“包案”和“督办”双重责任,实行“一法官一台账”式管理,做好业务指导。创新“双会”审判管理模式,每月召开专题党组会、数据会商会议,调度督导、分析研判积案清理情况。
“上半年,跨年度存案基本清理完毕,截至第二季度末,未结案件较第一季度下降25.32%,下半年我们将通过加大结案力度,进一步促进案件收结存良性循环。”芝罘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宏伟表示。
融入综治“枢纽” 解锁多元解纷新路径
“没想到拖欠这么久的工程款终于有着落了,真是太感谢法官了!”
近日,芝罘区法院驻综治中心速裁团队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千万工程款的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双方当事人分别向速裁法官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这是芝罘区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融合“法治+综治”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芝罘区法院持续深化全流程调解工作。
向外,在综治中心设立法院诉讼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进行诉前引导、法律咨询、登记立案等服务300余次。派驻一个审判团队常驻综治中心,开展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案件速裁等工作,已调解成功案件178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
“对内,‘行业专诊专解’在推动金融、知产等更多行业纠纷高效化解上具有更大的优势”,芝罘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宋晓华介绍道。芝罘区法院在现有的7个行业调解组织的基础上,新引入蓝海公证处、言和民商调解服务中心,补足行业调解力量,切实为解纷“加速”、为诉讼“减负”。今年上半年,行业集约调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件809件。
以“想为”促“善为” 以“敢为”求“有为”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
对于“如何激发干警的内生动力,实现队伍素能建设创新提升”,芝罘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柳程远表示,要健全完善考评机制,以正向激励为导向,变“一锤定音”为“赛在平时、比在日常”是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活力的重点。
为此,芝罘区法院建立庭长和法官执行力档案,将结案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档案管理,每月考评,并作为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坚持以赛促干,开展“季度办案之星”评选等活动,将“催人跑”的外在压力和“加油干”的内生动力有机统一。
“上半年,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97件,大大超出全省人均结案数量,95%的团队超额完成结案目标。”芝罘法院副院长谢明明介绍。
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起来了,业务能力也必须强起来。
“在事实与共情之间,道交纠纷责任认定如何实现正义的疗愈价值”……舞台上法官们以一个个“小案”为切入点,分享着办案心得。

“这场案例讲评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办案经验,更让‘如我在诉’的意识深植于内心”,青年法官王梓晴说。
今年以来,芝罘区法院陆续举办“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精品案例讲评会、调解工作经验分享会等活动,推动干警们在互学互鉴中提升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汇聚起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
响鼓仍要重锤,快马还需加鞭。从变局到新局,自优势积胜势,芝罘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十大创新提升行动”,以敢于求新、勇于求变、善于求质的精神,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