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特辑•烟检先锋⑮】缪淑妮:研以致用解难题 笔耕不辍护公正

烟台市人民检察院 2025-07-10 14:14

  『编者按』先锋如旗,引领前行;榜样如炬,照亮初心。烟台检察机关的每一位先进典型,以忠诚为底色、以匠心守初心,在各自岗位上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把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事业推向前进、以检察履职礼赞“七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烟台市检察院特别推出“七一特辑 · 烟检先锋”栏目,展示一批在检察岗位上勇担使命的先锋人物,见证他们在法治路上以初心为灯、照亮法治征程的先锋力量!

  先锋事迹

  缪淑妮,现任烟台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一级检察官。从检以来,她始终以“工匠”标准要求自己,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研究态度,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以点滴耕耘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提笔能写、遇新敢闯、研理善思”的复合能力。

  她先后被评为烟台市“最美志愿者”、烟台市首届“最美巾帼奋斗者”、山东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入选全省检察文化宣传人才库、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库。

以文辅政敢担当
善谋善书成效显著 

  在检察综合文秘岗位上,她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凭借善谋善书的能力,为服务领导决策、推进重点工作贡献智慧力量,赢得广泛认可。她精准捕捉工作要点,十年间撰写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司法意见等综合性文稿1800余篇,累计加班超过4000小时。这些文稿总结实践经验,提供工作参考,成为检察工作高质效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负责全市检察信息简报编发工作,她深入检察业务一线,会同相关同志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文字广泛宣传推介烟台检察办案故事、创新举措,编写简报信息、通讯稿等200余篇,最高检、省院、《检察日报》等转发、刊发50余篇。她紧扣检察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职责使命,深入调研、反复打磨各项工作,经她起草的服务意见、调研报告等先后20多次获市委、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这既是对她本职工作的认可,更推进了相关工作思路落地落实,为检察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注入了“文字力量”。

 敢为人先啃硬骨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作为青年检察官,她思维活跃、敢为人先,以改革创新推动烟台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在检察改革领域,她敢啃硬骨头,负责、参与了多项全国性改革试点,从方案设计到落地实践,全程坚守一线,负责的各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改革成效在实践中充分彰显,成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

  她牵头设计的“掌中评外部监督平台”在全省检察系统创开门评检察、网上受监督之先河。她以《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卡实关键环节锁扣构建检察权运行全周期监管体系》为题,在全省政法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主持的《构建一体双元融合互促模式以红色力量撑起检察蓝高质量发展之路》获评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创新二等奖;主持的《构建精准式办案、融合式监督、嵌入式供给新模式支持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获评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创新一等奖。20多项改革创新经验被省院、市委改革办转发。

 沉心静气善琢磨
 理论研究成绩突出 

  2022年,她调任法律政策研究岗位,耐得住枯燥、忍得住清冷,立足法律政策研究“智库”定位,深耕法理、洞察政策,加大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工作力度,用行动诠释法律政策研究岗位对检察工作赋能筑基的关键价值。

  她充分发挥法律政策研究工作“智慧引擎”作用,在全市检察机关出台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意见,建立人才库,完善考核、激励等10项工作机制,为研究工作搭框架、注活力。结合地域实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组织开展胶东革命根据地检察制度的系统性研究,挖掘红色法治基因。

  她注重理论研究“全员化”,两级院申报最高检、省院课题17项,发表理论研究成果70篇,全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迈入全省前列,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集体。

  她不断以专业智识为检察决策、司法实践输送“理论养分”。个人主持或参与最高检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省院课题、省社科课题5项,撰写的11篇理论文章在《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等知名期刊发表,7篇理论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征文活动中获奖,入选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库。

  在案例研究工作中,她组织建立了个案反馈、院别指导、条线统筹、阶段分析、系统培训的“五维一体”案例工作机制,与业务部门建立一体协同、联合编研推荐机制,有效挖掘优质案件潜力,实现一案多果。基层院培育、研究、编写能力明显提升,86起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撰写修改的6起案例获评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指导推荐的3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获评全省十佳或优秀。

  从综合文秘的笔耕不辍,到检察改革的敢闯敢试,再到法律政策研究的沉心钻研,缪淑妮以多元角色诠释了一名青年检察人的担当,书写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奋斗篇章,让青春与热爱在检察事业的沃土上持续绽放光彩。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