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习友,我们没有忘记你

烟海e家 2025-06-12 17:14

一 

  1973年,我18岁,是村里的民兵排长。除夕夜,因我没有成家,库房里又存有真枪实弹,连长安排我在民兵连部值班。

  漫漫长夜,躺在床上漫无目的“瞅屋笆”,看到屋子的天棚上贴满了旧《新烟台报》(《烟台日报》前身)。我喜出望外,一骨碌从被窝里钻出来,披上棉袄,端起煤油罩子灯,跳上办公桌,仰着脖子读起报来。

  读着读着,我忽然发现一张报纸的左下角有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与我们村有关,文章写的是村妇女主任王淑珍率领村里的妇女和当地驻军排长盛习友军民共建的往事。

  读罢小文,爱民模范盛习友的形象浮现眼前。

  盛习友与我们村渊源颇深。当年,我们村西的高岗上有一座部队营房,我们习惯称之为“西塂兵营”。那里驻扎的是一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威震敌胆的“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就出自这支队伍。

  当年,“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和我们村民兵连是军民联防连队,连队和村里来往频繁,鱼水情深。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还记得和盛习友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那年“三夏”大忙季节,大片大片的麦子一股脑儿成熟了,生产队的社员们抢收麦子的压力很大。天气预报说随时都可能出现极端天气。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心急火燎。

  就在人们挥汗如雨奋力收割时,有人喊着:“解放军来了!”社员们起身张望,只见一排解放军战士迈着矫健的步伐赶到了田边。他们不由分说进入麦田,操起镰刀,熟练地割起了麦子。军民通力合作,很快把麦子收获归仓。

  劳动间隙,通过攀谈,大家才知道,带头的小伙子是排长盛习友。

  从那以后,山村里经常出现盛习友和战友们的身影。每到节假日,村民们就会看到战士们拿着扫帚、铁锨清理环境卫生,帮助年老体弱的村民挑水、劈柴、洗衣。

  盛习友是个有心人,他把村庄里面的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和孤寡老人都记录在日记本里,挂在心坎上。尽管自己津贴微薄,他也毫不吝啬地拿出来帮助他们。

  住在村东塂上的老人李洪来一辈子没成过家,上了年纪后体弱多病,家境贫寒,每天用着一口破碎的锅烧火做饭。盛习友到他家走访的时候,看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转身跑到供销社,给李洪来买了一口新锅,并给他安装好。

  “五保户”陈兰花老人生病,长年卧床不起。盛习友闻讯,顶风冒雪步行二十多里路,从牟平城里买回了中药,亲自煎好,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含着眼泪说:“盛排长比亲儿子还亲啊!”

  王克升老人是位从外地搬迁到村里的退伍军人,他老婆身有残疾,操持日常家务都很难,膝下有两女一男三个未成年孩子。他们一家五口人挤在三间破旧的小厢房里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盛习友得知情形后,用自己的津贴给他们一家人买来御寒的绒衣和棉帽子,还给王克升上小学的儿子王吉臣送来新书包和学习用品。他多次和王吉臣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几年后,部队换防,盛习友也随着队伍离开了这里。村里百姓时常念叨他的名字,说起他的好,盼着盛排长什么时候再回来。不幸的是,大家等来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二 

  盛习友牺牲了!乡亲们是从到村里采访盛习友英雄事迹的军报记者口中得知噩耗的。

  记者们说,1969年7月17日下午,山东省章丘县胡山公社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倾盆大雨导致巴漏河水瞬间暴涨,肆虐的洪水将9名蹚水过河的女社员吞没。

AI配图 

  千钧一发之际,正在附近参与国防施工的二连三排排长盛习友毫不犹豫地跃下3米多高的堤堰,冲进了汹涌的洪水中。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盛习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勇气,先后成功救起了6名女社员。然而,在与洪水的激烈较量中,危险却悄然降临。盛习友与一名被营救的女社员同时陷入了可怕的漩涡之中。在生死攸关的瞬间,他没有丝毫犹豫,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岸边猛推该社员一把,使得女社员抓住了岸上营救者伸来的锄头把,成功获救。而他自己却被无情的巨浪冲下了5米多高的拦河坝,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5岁。

  消息传开,乡亲们无不扼腕叹息,流下热泪。王吉臣紧紧地抱着盛习友赠送的书包,失声痛哭。

  后来,我在报纸上陆续读到了这样的消息:1944年,盛习友出生在安徽省肥西县烟墩乡枣庙村一个贫苦家庭,1964年3月入伍,被分配到济南军区。1971年5月24日,中央军委专文发布命令,授予盛习友“爱民模范”称号,号召全军向他学习。

  50年后,我因编写《西解村志》和《李氏族谱》走村串户,搜集资料。在王吉臣家里,他回忆起往事,依旧泪眼婆娑。他说自己一直珍藏着英雄当年赠送的书包,每当看到书包,就像看到盛习友,就想起他的话。这个书包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每当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书包上那颗闪耀的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盛习友亲切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眼前。那微笑、那鼓励的话语,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他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好人生路。

  是的,英雄没有走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盛习友。(李玉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