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颈动脉斑块 守护血管健康

烟海e家 2025-06-13 14:32

 

 
颈动脉斑块

  随着定期健康查体的普及,颈动脉 B 超作为查体中的重要项目,其报告结果中 “斑块形成” 常让市民担忧。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惠龙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专业解读,科学应对颈动脉斑块不焦虑

  斑块形成勿焦虑 多数情况可干预

  张惠龙医生介绍,颈动脉 B 超报告显示斑块形成但无明显狭窄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并无症状,不必过度紧张。他指出,斑块形成既受年龄等不可控因素影响,也与生活方式等可干预因素密切相关。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张医生给出了具体建议:

  • 合理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谷物杂粮的摄入,同时严格限盐,每日食盐量应少于 5 克。
  • 适当运动:每周进行 150 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
  • 控制体重:肥胖者需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建议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 1 斤,争取在 6 个月内减少体重的 5% - 10%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斑块形成和发展的风险。

  

  此外,市民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调整生活方式后,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颈动脉 B 超,密切关注斑块的变化情况。

  明显狭窄或进展快 需及时专科评估

  对于 B 超结果提示颈动脉狭窄大于 50%,或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斑块进展较快的情况,张医生提醒市民必须高度重视,应尽早到专科门诊进一步评估。

  

  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 CT 血管成像(CTA)等检查,以更清晰地了解血管病变情况。若为重度狭窄,脑血管造影检查也可能被纳入评估范畴。

  

  在治疗方面,除了上述生活方式干预外,还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等。同时,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相关指标,将血压、血糖、血脂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若出现狭窄血管供应侧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乏力等,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进一步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能性,以恢复血管通畅,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张惠龙医生强调,颈动脉斑块的管理需要科学、规范和个体化的策略。市民在拿到体检报告后,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守护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专家简介

  张惠龙,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尤其擅长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急诊闭塞脑血管取栓等介入治疗。

  目前是山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