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8日“世界脑肿瘤日”即将到来之际,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张洪涛主任医师呼吁公众科学认识脑肿瘤,重视早期症状,并强调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希望。张医生指出,脑肿瘤虽如大脑中的“不速之客”,但“知识是最好的武器”,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一、认识脑肿瘤:并非都“穷凶极恶”
张洪涛主任医师介绍,脑肿瘤是大脑内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会挤压正常脑组织空间。全球每年约30万人确诊。值得注意的是,良性肿瘤若压迫脑干等关键区域,同样可危及生命。常见类型包括起源于脑组织本身的原发性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由其他部位癌症转移而来的转移性脑肿瘤。发病类型存在年龄差异,儿童多见髓母细胞瘤,成人则以胶质瘤、脑膜瘤为主。
二、早期识别:听懂大脑的“警报”
脑肿瘤的症状常被忽视,实则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张医生强调需警惕以下信号:
1.头痛: 尤其清晨加重或伴随呕吐。
2.视力异常: 突发模糊、重影、视野缺损。
3.感觉运动障碍: 手脚无力麻木、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
4.癫痫发作: 成年人首次出现抽搐。
5.性格/认知突变: 如情绪冷漠暴躁、记忆力锐减、反应迟钝。
6.其他: 听力下降、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平衡障碍。
张医生特别提醒,老年人若出现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等症状,不应简单归咎于“年纪大”,需警惕肿瘤可能。症状与肿瘤位置密切相关,如额叶瘤可能导致性格改变,小脑瘤则影响平衡。
三、精准诊疗:多学科协作“护航”
诊断脑肿瘤需“三步走”:
1.影像定位 (MRI/CT): 拍“高清照”明确位置大小。
2.病理定性 (活检): 显微镜下确诊良恶性及类型(金标准)。
3.分子定策 (基因检测): 破解“基因密码”(如IDH突变、MGMT甲基化),指导个性化治疗。
四、预防与支持:科学应对,温暖相伴
关于预防,张医生坦言:“多数脑肿瘤病因不明,难以精准预防。”但可降低风险:
避免不必要的频繁头部CT等电离辐射暴露。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关注遗传因素:有神经纤维瘤病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咨询并定期筛查。
烟台毓璜顶医院已成立神经肿瘤多学科团队(MDT),整合神经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康复科、心理科等专家力量,为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程管理方案”。

专家简介
张洪涛,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德国访问学者,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肿瘤神经外科主任。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5年,先后在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2015年公派赴德国研修神经外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各类手术。主要擅长脑及脊髓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兼任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并获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