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凝聚改革强大合力,积极营造改革浓厚氛围,按照“改革攻坚突破年”活动安排部署,莱阳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改革创新大家谈”活动,开设专栏邀请各镇街部门围绕相关职责领域,谈改革、亮举措、促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本期推出——
近年来,莱阳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1349”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牵引,锐意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干部对标精训、社区书记提级管理、幸福游园会等20余项创新做法在省级以上媒体简报刊发。
一是改进考察识别办法,用好选人用人指挥棒。建立督考一体机制,整合干部执行力考察办公室、考核评价中心、“两办”督查室等力量组建市级督考专班,一体推进要事督查、工作考核和干部考察。强化考人考事相融合,建立重点工作跟踪考、底线工作专项考、推进不力事项驻在考、优秀事项即时考“四考联动”机制,全过程评估干部现实表现,记入干部执行力档案。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每年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和干部队伍专题调研,全面收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动改革发展任务中的实绩。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与干部选任、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等严格挂钩,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激励担当者、约束庸懒者、鞭策无为者,鲜明实干实绩担当导向,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二是搭建培训培养平台,锤炼堪当重任硬本领。实施行业尖兵对标精训,围绕事关全市突破发展的部门、行业、产业,连续三年分3个批次选派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赴浙江桐乡对口部门、特色镇街随岗锻炼,促进认知迭代、业务精进、理念升维。每期结束后,召开成果汇报会、经验分享会,带动干部思想破冰、业务提升。实施年轻菁英“优培计划”,区分综合类、教育类、卫生类、国企类4个类别,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结合干部专业、履历、日常表现等情况,择优比选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分类储备、重点培养。实施科级干部擂台培训,结合干部考察、专题调研等掌握情况,从镇街、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中优选实绩好、潜力大的科级干部不定期开展封闭式、竞赛式培训,增设综合评价模块,组织学员开展专业素养展示、文字材料比拼等竞赛打擂项目,让学员始终带着压力、充满动力,在同台竞技中提升综合素质。

▲举办优秀年轻干部“擂台先锋”培训班
三是健全严管厚爱机制,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格落实关心关爱,近三年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领导干部健康体检4131人次,对体检医院、体检项目进行“双自选”,将记三等功的78名一般干部纳入统一体检范围,为218名记三等功的领导干部增加一项体检自选项目,让实干者受鼓励、得实惠。修订完善莱阳市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管理的办法,常态化开展违规借调人员清理,确保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优化因私出国(境)审批,开展违规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社团)兼职(任职)整治行动,规范审批、建立台账、持续跟踪管理。

▲召开规范借调人员工作部署会议
一是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创优突破。探索推行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一镇一品”试点培育“核”兴共富、“莓好小镇”等18个联建片区。构建“第一书记工作室+专家顾问团”双帮扶体系,推动“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全覆盖开展村级班子起底式调研分析,逐镇街听取汇报、会诊研判,确定96个难点村重点管理,调整优化村干部60人,储备后备力量2622人。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推动三类村晋位升级,团旺镇光山村党支部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城厢街道郝格庄村等51个村获评“烟台市乡村振兴先进村、进步村”。

▲莱阳市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示范区展示图
二是围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优突破。抓实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管理,健全“一月双谈”、提级述职等机制,举办社区骨干“走看交流”23次,相关做法在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以天龙、挺城等龙头社区为中心建立7个“跨社连片”工作区,举办“幸福游园会”活动142次、服务4万余人,做法入选省委组织部城市党建案例,在省委改革工作简报刊发。开展幸福家园“一降双提”专项行动,倒排15个高投诉小区重点整治,落实1名市级领导联系、1个职能部门包帮、1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指导的“三个一”包联措施,着力破解“群众无感”“诉求难办”等问题,山水华庭小区获烟台市小区整治提升项目第1名。

▲莱阳市古柳街道挺城社区举办“幸福夜市”
三是围绕新兴领域党建创优突破。实施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建突破项目,打造1600平方米的党建赋能中心,构建“链长制”框架下1个综合党委领导、1个产业联盟主抓、6个支链龙头企业带动、N家上下游关联单位参与的“1+1+6+N”工作体系,赋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做法在烟台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选取全省特色商业街区盛隆·新天地,首创成立商业社区和商圈综合党委,安排5名社区工作者专职专干,系统推进阵地、组织、服务,常态举办“一起莱唱吧”春天演唱会等活动21场次,为商圈发展注入活力。

▲莱阳市绿色食品产业链党建赋能中心
四是围绕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创优突破。推行发展党员资格条件统把、档案材料统管、业务流程统训机制,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做法在《山东组工信息》刊发。承接全省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创新突破项目,在18个镇街全覆盖建成乡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姜疃镇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获评山东省重点乡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等荣誉。作为烟台唯一区市承接全省“两库融合”试点工作,在全省“灯塔-党建在线”专题培训班作为试点代表交流发言。

▲莱阳市党员档案管理中心内景
一是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引才。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绘制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明确31个高端引才方向。精准对接中科院、农科院等“国字号”高校院所,举办绿色食品产才融合高峰发展论坛等活动12场,累计引进预制菜产品研发、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高端人才100余人,其中,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2人,实现零突破。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企业设置“科技副总”“产业工程师”等高薪高岗,聘任科技副总3名、产业教授1名,帮助企业解决人才招引、技术攻关等难题20余个。

▲2024首届烟台人才节系列活动莱阳市专场暨产才融合才企对接大会
二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育才。依托驻莱院校,增设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等3个专业,每年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专业人才300名左右。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4个产学研联盟、22个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厂中校”“校中企”订单式培养,推动产业人才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双提升。

▲北京站校地企对接交流观摩活动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载体用才。立足本土绿色食品企业自主创新优势,打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蔬菜加工专业分中心等创新平台22家,建成花生产业技术研究院、预制菜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5家,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莱阳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中心”,与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建立2个省级“科技小院”,通过揭榜领题、技术联合等形式,为科研团队、研发人才提供干事舞台。

▲莱阳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中心签约仪式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市委组织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突破提升年”部署要求,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动组织各项工作向好向优、提质增效,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全市加快突破发展大局。
一是坚持以改革精神淬炼突破发展热血尖兵。
以谋划实施新一轮干部队伍高质量建设提升行动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干部选育管用链条。健全无任用推荐海选、优秀干部擂台比选等制度,注重在事关全市突破提升的大事要事中考察发现识别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精准度。突出靶向赋能、实战提能,实施重点工作“揭榜挂帅”,优选一批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改革发展一线历练,实现推动工作、培养干部“双促进”。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优化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调动各层面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在全市开展“树清风正气”行动,配套实施八个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规范基层基础、净化政治生态。
二是坚持以改革精神建强突破发展先锋堡垒。
开展换届重难点村分类管理、后备力量提标育强“两项行动”,为2026年村“两委”换届打牢基础。深化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带动村庄抱团发展、连片振兴。持续开展幸福家园“一降双提”专项行动,提升党建引领小区集成治理水平。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低偿运营社区公共空间,提高社区自我造血能力。严把党员发展关口,做实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在突破发展一线挑重担、显担当。深化行业协会商会赋能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紧扣“惠商、暖新、赋能、有感”目标打造商圈党建标杆,持续擦亮“红润梨乡+”系列党建品牌。
三是坚持以改革精神筑牢突破发展人才支撑。
围绕全市“1+3+3+X”主导产业,分行业举办产才融合发展大会、青年人才就业体验月等活动,全年新增各类人才2700人以上。依托鲁花、春雪、应星新材料等企业,积极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申报工作,切实增强高层次人才承载力。深化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持续壮大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积极推进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为各类人才量身订制更优服务,让广大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