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大家谈⑩丨莱阳市总工会:全面把牢“四种思维” 谱写工会工作改革新篇章

梨乡莱阳 2025-05-27 09:56

  编者按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凝聚改革强大合力,积极营造改革浓厚氛围,按照“改革攻坚突破年”活动安排部署,莱阳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改革创新大家谈”活动,开设专栏邀请各镇街部门围绕相关职责领域,谈改革、亮举措、促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本期推出——

全面把牢“四种思维”
谱写工会工作改革新篇章  
莱阳市总工会 

  “改则兴,革则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新的历史起点,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全市“突破提升年”动员大会更是指出“要狠抓改革开放促发展动能提升”。面对新时代、新方向、新要求,市总工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服务职工秉“守正”,拓宽格局谋“创新”,在机制改革、产业创新、阵地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工会工作改革步伐,在全市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彰显工会担当。

  一、把牢“顶层思维”,推动机制创新强引领。

  一是抓好机制建设的“领子”。打造“莱工月创”品牌,建立“每月创新”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大局”“管理提升”两大重点工作,每月至少形成十个创新工作方案,经党组研究确立每月最佳方案予以施行;实施创新方案闭环管理,量化细化工作进展形成工作台账,多形式开展创新工作方案展示活动。截至目前,共形成创新工作方案108个,确立最佳创新方案12个,在强化干部担当、提升工作质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拉好干部培养的“链子”。推动“莱工月创”品牌建设与“梨乡工会红”服务品牌、“15306”工作机制相结合,将创新工作方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每月最佳创新方案通过考核加分等形式激励对应部室及个人,并通过积分排名、工会红干事创业擂台展示等方式树立典型、对标先进;推动责任分工精准化、细致化,分解工作到个人并形成分工台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加强集体学习和干部自主学习,每周组织“周三夜校”干部考试,开展以红色教育、业务传授等为主题的宣讲活动60余次,督促干部提思想、学理论、精业务。

  “莱工月创”品牌成果

  “15306”工作机制

  △ ​​​​​​​“梨乡工会红”干事创业擂台

  二、把牢“焦点思维”,推动组织创新夯基础。

  一是紧盯组织建设“主阵地”。聚力产业发展,建立预制菜产业工会联合会,组织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惠企座谈会,收集工作建议50余条;聚焦“党建+”五型共享职工之家建设,高标准打造预制菜产业职工赋能中心、山东鲁花职工之家,将“精神加油站”引入重点产业园区,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活动80余场,6000余名职工群众参与“充电”;聚焦新业态行业和社会组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民办教育工会联合会、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推动新建工会34家,新发展会员近2000人,开展“工会伴您益路同行”货运行业送清凉慰问、“月圆映中秋 情暖新业态”慰问等新业态行业送温暖活动8次,发放慰问物资20余万元。

  二是找准基层管理“发力点”。实施基层工会换届档案精准化管理,指导24家基层工会开展换届工作,“一单位一档案”式分类化管理换届材料60余份;编制《莱阳市总工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开展全市工会财务审查工作,指导100余家基层工会开展工会经费自查自纠,对18家基层工会进行了实地审查,查处并纠正问题60余个,基层工会规范管理意识有效提升。

  △ ​​​​​​​莱阳市总工会预制菜产业惠企座谈会

  △ ​​​​​​​“月圆映中秋 情暖新业态”慰问活动

  三、把牢“多元思维”,推动服务创新出实效。

  一是扩宽阵地建设“服务点”。以位置优势、服务优势为着力点,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个省级、16个烟台市级工会驿站,配齐电子监控设备、桌椅、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向新业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提供就餐休息等综合性服务。

  二是延展普惠工作“服务面”。创新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整体部署+精准推进”工作法,聚焦市直主要部门、镇街、大系统单位及重点骨干企业,将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事业单位职工、职工家属等群体纳入工作范围,推动全市1万余名职工参保、续保;开展线上普惠活动,吸纳三联家电、金鑫蛋糕等优质商家,惠及全市1万余名职工,“齐鲁工惠”APP·烟台莱阳站被全总评为“最具创新型”平台;线下开展向日葵心理讲座、“工会当红娘 相约在梨乡”青年职工联谊活动,帮助800余名职工解决心理健康、婚恋问题。

  三是健全法律援助“服务链”。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省级示范点培育工作,加快“3+18”工会法律服务网格实体化建设,建立工会、人社、检察院、法院联席工作机制,结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加强案源对接和法律案件“一案一档”式规范化管理。去年以来,帮助职工追回拖欠工资40万余元,职工满意度达100%。

  △ ​​​​​​​示范性工会驿站启动仪式暨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 ​​​​​​​“齐鲁工惠”APP·烟台莱阳站被全总评为“最具创新型”平台

  四、把牢“大局思维”,推动产业创新促发展。

  一是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围绕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开展“建功梨乡新征程·争当时代急先锋”劳动和技能竞赛主题35场次,组织职工参加2024年全国首届汽车装调与运维职业技能竞赛、2024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全国、省级及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先后获得团体一等奖、团体优胜奖、特殊贡献奖及个人一二三等奖。

  二是扎实推进劳模工匠培育。依托烟台机电工业学校、莱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莱阳市梨乡工匠学院,搭建工匠孵化基地,新建工匠工作室4个,孵化莱阳市级工匠4个、烟台市级工匠1个,山东鲁花集团杜祖波工匠工作室入选省级工匠工作室;培育省级、烟台市级全员创新企业3家,以激励机制为抓手,挖掘优秀创新成果400余项,3家企业入选2023年“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

  三是全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立产改联盟办公室,举办全市第一届预制菜产业职工创新成果大赛,持续叫响中国预制菜第一市——“莱阳味道”品牌;创新联络员机制、典型材料报送机制、成效评估机制三项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机制,积极培育18个富有莱阳特色、易于推广复制的产改典型案例,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

  △ ​​​​​​​全市创新创优劳动竞赛暨莱阳热电公司首届“聚能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 ​​​​​​​梨乡工匠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全市“突破提升年”,市总工会将紧扣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创新,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一是聚焦组织覆盖延伸。

  积极申报2-3个省、烟台市级基层组织建设项目;聚焦“党建+”五型共享职工之家和观摩点建设,推进梨产业赋能中心职工之家、瑞源道路货运司机之家建设。

  二是聚焦服务质效提升。

  做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省级示范点培育工作,深化“3+18”法律服务网格实体化建设,打造“工会+”法律服务样板;依托工人文化宫丰富文体活动、教育培训内容,开展“向日葵”关爱服务、“四季服务”、线上普惠等活动;扩大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覆盖面,推动新业态劳动者、职工家属等群体参保。

  三是聚焦产业突破发展。

  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依托梨乡工匠学院,加快市级以上工匠培育,搭建工匠讲堂,开展深度交流;举办不少于50个工种的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筹办“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三查三防”竞赛;成立女职工创新创业联盟,打造1-2家市级以上全员创新企业;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劳动竞赛,完善工友创业园线上展示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就业培训等活动。在全面深化改革道路上谱写“工会实践”,为全市工作突破提升贡献工会力量。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