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做实“三个强化” 全面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质效

烟台党建 2025-04-24 11:19

  近年来,栖霞市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实际问题,大力加强在京流动党员队伍建设,依托强化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创新教育管理方式,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档、服务不缺位、作用能发挥。

  强化组织建设,让流动党员“有家”

  摸清信息底数。常态化组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面记录基本情况、流动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明晰流动党员身份和去向。提升组织覆盖。坚持“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在流动党员底数清的基础上,成立栖霞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下设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3个党支部,分别负责管理服务临近区域的130余名栖霞籍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搭建起新的栖息港湾和交流平台。注重教育管理。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依托“果都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网络课堂”,打造“专题党课”“红色剧目”“政策服务”等5个模块,上传课程112节,满足流动党员线上学习需求。出台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12条措施,构建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共管”机制。用好流动党员管理系统,今年以来新登记流出党员206名,纳管流入党员21名。

  强化阵地建设,让流动党员“安家”

  打造红色港湾。把阵地建设作为流动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建设流动党员党建活动阵地,每年支持16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具备“党员活动、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党员关爱”等功能。开展结对帮扶。按照“先来带后到、老人帮新人”的原则,组织来北京较早、熟悉情况的党员与来京较晚、人生地不熟的党员结成帮扶对子40余个。举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砥砺奋进的五年”等活动50余场次,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供暖心服务。通过“双向互动、贴心服务”方式,营造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良好局面,将流动党员党组织打造成学习教育的“充电所”、交流沟通的“咨询室”和就业服务的“直通车”,累计为流动党员提供法律援助21人次、就业服务60余人次,流动党员从“被动登记”到“主动报到”,变“流入”为“融入”,达到流出“心不远”、流入“人不生”的“安家”效果。

 

  强化担当作为,让流动党员“爱家”

 

  建立考评机制。以“家在栖霞”党建品牌为总抓手,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特点的实际,制定积分表,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加调解纠纷、为老为小、环境整治等志愿公益活动,按10%比例评选优秀流动党员,经流动党员党委审定后由栖霞市委组织部进行通报表扬,提高流动党员积极性和认同感。争做流动先锋。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敢担当,开展文明创建、协商议事、困难救助等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商户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标识牌,引导他们在流入地诚信经营、文明经商,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流动党员助力当地发展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推动家乡发展。发挥“双招双引”桥梁纽带作用,累计吸引30余名在外流动党员返乡就业创业,召开项目推介会8次、发放宣传材料6万余份,常态化开展“我为家乡建言献策”等活动,累计征集意见建议620余条。“家在栖霞”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创新试点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委第一批在京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创新试点项目(全省10个),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书记刘文帅入选中共山东省委在京机构人员工作委员会兼职委员名单(烟台市唯一一个)。

(供稿:中共栖霞市委组织部)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