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打造教书育人骨干队伍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贡献鲁大力量

烟台党建 2025-04-18 09:39

  鲁东大学以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为抓手,从提高质量、增强素质、发挥作用等方面用力,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过硬、作用突出的教师党员队伍,积极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助力海上卫星成功发射,在教育强省建设中展现鲁大担当。

  创建 “双培养”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政治吸纳

  针对教师来源结构多样、教师群体思想活跃多元的实际,鲁东大学创建了校院两级“双培养”机制,做实做细政治引领工作。一是抓好思想启蒙。在教师入职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讲授 “初心课堂、谈心谈话等,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建立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学科带头人联系专家、青年教师制度,通过思想政治和学术业务引导,有效调动了教师入党热情。近5 年,新增教师入党申请人160余名,占非党员教师的86%。二是抓实源头储备。夯实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培育、管理,建立完善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实行一人一档、跟踪培养、动态管理,为发展教师党员蓄好“源头活水”。近5年,在教师队伍中确定积极分子120余名,发展35岁以下教师党员比例较5年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三是抓严资格审查。建立发展党员日常表现全程纪实台账,细化20条具体标准和要求,坚持思政素质和业务能力同审查同评价。制定《鲁东大学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赴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开展红色教育△

  鲁东大学最美教师△

  鲁东大学《红色鲁东》情景党课△

  用好校地红色资源
  增强教师党员教育质效

  积极挖掘胶东和鲁东大学红色资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一是丰富教育形式。主动挖掘胶东红色资源和学校胶东公学时期的进步师生实例,通过编印学习教育读本、开展红色宣讲等形式,引导教师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二是精选培训内容。创建“党旗飘飘”入党教育培训与管理平台,创造性把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根据不同类别教师队伍的特点和需求,精准调配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等培训课程,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创新教育载体。以“鲁东大学五个一红色教育平台”为载体,创建 “鲁东大学红色文化网上教育馆”,开设红色音乐演播厅等四个云展厅和校园红色文化场馆VR体验,把红色故事和崇高精神作为教育培训“活教材”,全校累计6万余名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注册学习。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动教师党员担当作为

  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健全教育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在事业发展中彰显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创建立足岗位做贡献机制。探索实施高校党员分类管理,围绕党员 “四个类型、八个群体”分别制定工作台账,分类制定管理指标,推行积分量化管理,引导教师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近5年,学校依托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攻坚团队等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80余个,涌现出党员先进典型50余名。二是创建“双认领、双服务”机制。指导学院党支部和党员主动认领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等重点难点任务;机关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对接服务学院 (班级),提升服务效能。目前,累计认领攻坚任务3761项,帮扶困难学生4200余人。3个支部入选全国和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团队。其中,依托山东教育系统党员先锋岗建成了国内唯一的海上航天装备研发平台,为我国首个海上航天发射基地常态化提供技术支持14次、成功发射卫星75颗。三是创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机制。聚焦“一融双高”建设,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实施“融合八项行动”,细化“22条党建举措”,建立融合贯通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党员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近年来,教师党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占比超80%。

  山东省共产党员先锋岗助力海上航天发射△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鲁东大学园艺学院女博士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鲁东大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员先锋岗△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