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阳高格庄镇抢抓机遇、破局开路,紧抓电商时代“风口”,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创新构建电商人才链、设施链、供应链“三链融合”发展体系,探索出以电商经济驱动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的振兴新路,推动北高格庄村被评为莱阳市首个中国淘宝村,高格庄镇乡村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被省总工会评为“省级工友创业园”。
实施“青雁归巢”工程,构建全维度人才支撑链
一是打造梯级人才孵化体系。通过“线上平台摸排+线下入户走访”双轨机制,挖掘抖音、淘宝等平台直播达人、网络带货从业者76人,建立动态更新的电商人才库。设立镇级电商人才工作站及7个村级教学实践基地,创新“基础培训+精英特训+创业实训”三级培养模式,年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次,培育“萝卜姑娘”等本土网红2人。二是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与省内头部MCN机构合作引入运营、策划等领域专家2人,组建“电商智囊团”,累计开展选品策划、流量运营等专题培训11场,孵化爆款产品3个。制定《高格庄镇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实施方案》,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办公补贴等支持,吸引13名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创造就业岗位100余个。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成立电商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全年协调解决合同纠纷等案件6件;搭建法律咨询平台,累计为电商从业者提供法律指导服务50余人次;建立“月度会商+季度研判”机制,召开专题会议12次,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为人才创业扫清障碍。


实施“强基提效”工程,构建全要素设施保障链
一是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推行“集中仓储+联合配送”模式,联合顺丰、京东等多家物流企业建成12个村级快递驿站,实现“镇村24小时达”。组织召开高格庄镇物流行业吹风会,破解销售梗阻问题,协调降低物流成本约20%,生鲜农产品损耗率下降至5%以下。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成立“高格庄镇电商产业联盟”,整合镇域内12家合作社、3家加工厂原材料及包装设计资源,通过共享云平台促成上下游合作项目4个,降低企业采购成本15%。引入专业团队提供市场分析及用户画像,助力商家精准优化产品,用户满意度提升20%,带动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5%。三是建设特色功能载体。投资50余万元升级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增设产品展示、直播孵化等六大功能区,建成“参文化”主题直播间2个、农产品云仓3处及“前店后仓”式村级服务站8个,开展电商培训活动5场,形成电商人才集聚高地。


实施“链式升级”工程,构建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一是前端强化品质管控。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对全镇5万亩土地测土配方,根据土质情况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与鸿杰集团共建Gap生态种植育种基地,创建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莱胡参有效成分含量提升15%,打造优质原材料供应基地。成立农产品标准化联盟,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制定莱胡参、萝卜等6类产品种植标准,在胡城村建成全镇首个“数字梨园”,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监测、智能灌溉,推动农产品优质率提升至95%。二是中端深化产品创新。依托“中国预制菜第一市”优势,与杭州胡庆余堂、梨润堂等企业合作研发莱胡参系列深加工产品,推出功能性食品“参萃口服液”、休闲零食“参脆片”等5款试验产品,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50%。三是后端优化营销体系。构建“平台旗舰店+直播带货”立体销售网,开设天猫、拼多多等线上店铺6家,举办“七子莲峰”特色农产品专场直播10余场,斩获订单2000余单,促进莱胡参、萝卜等农特产品销售额提升12万元。四是延链文旅优化创收模式。发展“电商+文旅”新业态,发挥莱阳南站区位优势,依托娘娘山国家“AAA”级景区,举办道心康养、萝卜节、莱胡参丰收季等活动,设计“参旅融合”精品路线2条,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宣传引流,全年吸引游客超3000人次。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