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烟火气” 点亮“夜经济” 莱阳市商务局构筑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梨乡莱阳 2025-03-17 11:10

  近年来,莱阳市商务局紧扣夜间经济这一消费增长点,通过科学规划、文旅赋能、创新驱动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城市消费升级。2024年,盛隆新天地成功获批省级“特色商业街”称号,成为夜经济新标杆,为我市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规划先行,织密夜市发展“保障网”。一是科学布局强支撑。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制定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打造盛隆新天地-大润发、万达广场-阳光银街两大商圈,在夜经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争取上级政策扶持。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6.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限上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3.1%;限上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95亿元,同比增长5.1%。

  二是媒体引领壮宣传。以“悦购莱阳、畅享梨乡”为主题,举办“莱阳味道”美食音乐季暨村歌大赛,通过今日莱阳、烟台新闻等媒体广泛宣传,吸引客流量800万余人次,直接拉动消费1200万余元,有效提升市民夜间消费体验。三是规范管理重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出台《安全防范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敦促各大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大型商超、步行街等区域深化隐患排查,督导各商超企业及时整改。2024年,共派出检查队伍189人次,发现问题27个,其中19个现场整改到位,其他问题均在限期内整改到位,有效保障夜市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文旅赋能,擦亮梨乡夜市“金招牌”。一是非遗融合,打造夜市新亮点。举办“非遗手造·莱阳味道”年货大集,设置展位50余个,邀请莱阳各地非遗技艺传承人24名,推出非遗打铁花、火壶技艺展演,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莱阳文化魅力,拉动非遗文化消费400万余元。

  二是佳节加成,拓展夜市新形态。鼓励全市各大商超、商业综合体抓住春节、元宵节等时间节点,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延长营业时间,促进夜间消费。春节期间,指导盛隆新天地举办2025年新春惠民糖球会活动,吸引客流量30万人次,拉动营业额超过800万元;组织万达广场开展胶东秧歌、川剧变脸、杂技表演等各类民俗风情演艺,春节期间万达广场客流量突破19万人次,营业额达500万元。

  三是美食吸引,推出夜市新菜单。聚焦“莱阳味道”品牌建设,举办“莱阳味道”首届全国生态食材美食烹饪大赛、“莱阳味道”乡村美食大赛等活动,组织本地餐饮企业研发推出夜市新菜单,涵盖传统美食、创意融合菜、网红小吃等100余种,充分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举办“莱阳味道”美食音乐节,将美食与音乐元素有机结合,邀请各镇街100余名村民歌手参加,现场推出莱阳芋头、菌菇酱、木耳、“梨姐”秋月梨等乡村特色好物,直接拉动消费1000万余元。

  创新驱动,激发夜市消费“新活力”。一是顶层设计助推企业发展。通过补贴商家成本、发放消费券等措施提升夜间消费便利性,创新构建“非遗+夜市”模式,融入莱阳梨文化、恐龙IP,打造差异化夜市体验场景。在落实上级消费券政策的同时,鼓励盛隆新天地、正源百货等本地企业发放特色消费券,合计共发放消费券30万余人次,拉动消费1200万余元。

  二是产业联动激活消费潜力。依托“中国预制菜第一市”产业优势,联动春雪食品、龙大美食等12家龙头企业,在夜市核心区打造预制菜摊位,推出“3分钟即热即食”场景化消费。夏季消费季期间,夜市预制菜专区日均客流量达3000人次,相关产品线上复购率在30%以上,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增强夜市消费趣味性。

  三是四季常青掀起主题热潮。组织重点商超、商业综合体推进“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亮点”四季促消费行动,春季开展“阳春三月”消费周等促销活动,举办家电、汽车、电动自行车、家装以旧换新展览,开展折扣、满减、买赠等优惠促销活动;夏季举办“莱阳味道”首届全国生态食材美食烹饪大赛、“莱阳味道”乡村美食大赛等活动,吸引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位烹饪名厨参赛;秋季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组织家电企业、电动车企业开展展销活动,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带动消费500万元;冬季在盛隆·义乌国际商城举办山会,围绕民间艺术、传统小吃等7个品类进行展示,吸引各地商户1000余户,客流量达30万余人次,总交易额逾4000万元。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