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莱阳市吕格庄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夯实基层基础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力量、优化结构配置、提升调处质效,探索形成“三个坚持”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源头,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资源整合,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一是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平台。推进“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司法、信访、民生热线、妇联、派出所、综合执法等部门进驻,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方式,安排网格调解员、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值班律师等工作人员12人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接待、议事协商、法律援助服务,推动乡村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解。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64件,其中邻里纠纷81件,婚姻家庭纠纷12件,土地纠纷41件,经济财产纠纷30件,调解金额达21万元,调解成功率95%以上。二是上下联动,摸底隐患纠纷。线上依托山东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做好矛盾纠纷类问题的收集与办理;线下通过工作片长、包村干部下访、约访,及时发现村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对双线收集的各类诉求、纠纷隐患问题及网上反馈,由“一站式”矛调中心集中分析研判,及时分类梳理、精准交办、快速反馈、完成办理。创新“周分析、月研判、季总结”矛调工作机制,推动“一站式”矛调中心明确矛盾纠纷化解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保障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人管、有人推、有人干。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镇村矛盾纠纷源头排查22次,排查化解矛盾43件;召开矛调分析会议19次,司法、信访多部门联合调处问题82起。

坚持协同共治,推进多元化解调处。一是镇村协同,快速响应纠纷诉求。以网格员协调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级调解委员会主调作用,力求做到矛盾调解即时响应,能现场化解的矛盾纠纷直接现场化解;针对现场难以处置的复杂矛盾纠纷,由“一站式”矛调中心集中处置,推动矛盾纠纷高质量、高效率调处。二是部门协同,高效化解矛盾难点。落实矛盾纠纷多元联调机制,推动信访、司法、综治等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全力构筑“责任明晰、衔接紧密、流转顺畅、配合有力”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流程。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由常驻窗口现场进行调解;对于复杂矛盾纠纷,由“一站式”矛调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解,及时进行分流处置、集中部门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截至目前,全镇累计调解复杂矛盾纠纷14起。三是多元协同,全力提升矛盾调处效能。组建18支村庄调解队,从“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中择优选择1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其“懂方言、有威信、会调解、有素质”的优势,做到与群众“说得了话、交得了心”,更好地为群众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复盘总结,夯实化解工作阵地。一是跟踪回访,延伸工作链条。落实常态化跟踪回访,采用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回访调解协议执行情况,全面掌握矛盾当事双方的思想、行为状态,避免“表面和解,背后斗气”情况发生,严防同类矛盾纠纷反复出现。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回访重点矛盾纠纷61件,实现回访跟踪全覆盖、零遗漏。二是加强宣传,筑牢群众阵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积极构建普法多元矩阵,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案例,组织包村干部、网格员开展“上门式”、“精准滴灌式”普法宣传,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为例,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法律常识、讲解违法成本和矛盾纠纷应对方法。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包村干部、网格员开展入户宣传21次,发布宣传报道6条、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辖区矛盾纠纷数同比下降17.8%。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