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烟”和·调解手记 | 用心、耐心才能好用、管用、顶用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4-11-29 10:08

  10月14日傍晚,落日余晖,华灯初上,我站在村里的路灯下张望。

  “法官,他们把路堵死了,我回不了家,你们快来呀!”

  这已经是这个周第五次来到老曹家里给他做工作了。这次能不能让老曹改变心意,大家心里都没谱。

  这是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但调解过程却一波三折。

  老曹和老李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争吵,恰逢村里要进行污水管道改造,老曹气不顺,就找各种理由阻止施工进行,说什么也不同意污水管道从他家门口过。就这样,拖拖拉拉一年多也没有结果,村里实在没办法了,才找到我们上门调解。

  我们第一次见到老曹时,八十多岁的老大哥态度坚决:

  “我不可能让你们施工,除非在我的身上踩过去。”

  调解现场,双方针尖对麦芒,各种陈年往事都变成了攻击对方的缘由。老曹情绪激动,吵着要老李把树给刨了,我和“法润芝阳”的孙述超副主任连忙上前扶他坐下,经过一个上午的劝解,老曹终于同意施工。

  原以为事情就告一段落,然而却再起波澜。过了一天,施工队刚把管子放好,老曹又反悔了。

  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老曹的心意反反复复,谁也拿不准他在想什么。

  “说实话,如果好调解,就不会拖拖拉拉一年多还没有解决了,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孙主任在去的路上劝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也频频点头。

  “从情理上来说,你们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没必要为了这事闹得不可开交,更何况污水管道改造是便民利民的好事,我们更应该商量着来解决。

  很多案件难度大,多数时候是双方都堆砌了无形的“心墙”,硬如磐石。但是,事在人为,打破不信任的藩篱后,我决定趁热打铁给邻里二人搭建“信任桥梁”。

  “自古便有‘六尺巷’礼让待邻的美谈……”我循循善诱,引经据典说明邻里和睦的重要性,用法律法规以及调解过的案例去引导双方应当按照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也许是听到我们在给老曹做工作耐心细致,也许是这一周的奔波让老李有了触动。他率先开口,说与其各执一端、相持不下,不如双方各退一步,试试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曹出钱找工人刨树,由老李自行修复损坏部分,污水管道改造也可以顺利施工了。

  历经一年的纠纷,前前后后五次上门调解,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消除了隔阂。

  有时候,我觉得老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称,孙主任告诉我,邻里之间发生纠纷,百姓往往争的是一口气,要的是一个公平。我们就是他们能够信任的中立者,只有“有心、用心、耐心”,老百姓才能拆除心墙,真心才能换来真情。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能调成了,我们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下次村里有矛盾纠纷了还能联系您吗?”村委会送来锦旗时问道。

  “‘法润芝阳’的目的就是好用、管用、顶用,能帮你们排忧解难我们也很欣慰。”

  我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我们经常讲调解,那么调解到底解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调解员?看着眼前这面鲜红的锦旗,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我觉得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工作的价值源于心平、心安,取得内心认同后甘于付出,并在付出中产生获得感。我也终于懂得了“有心、用心、耐心才能好用、管用、顶用”这句话的分量。“有心、用心、耐心”就是我们一脉相承的工作锦囊,“好用、管用、顶用”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讲述人:王桂波

  龙口法院“法润芝阳”北马工作站副站长,2024年到龙口法院担任特邀调解员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