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海难还有人记得吗?

烟海e家 2024-02-04 21:43

  1948年底,东北解放了,胶东大部分地区也解放了,但长岛和海上还在国民党海军占领下。一个极冷的冬夜,一批早年闯关东的胶东人听说家乡解放了,便从东北搭乘小轮船返回山东老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再也回不了老家了。

  那年,我11岁,老家在黄县后田村(当时的黄县龙东区洼后田家村)。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大反攻时期,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参加解放军上前线去了,但留守村庄的民兵和各界救国会组织都很健全。我那时还是村里的儿童团副团长呢,站岗放哨有我一份。

  后田村靠近海边,每遇到大风浪天气,当地人习惯天不亮就去海边捡东西。这天凌晨,一个村民顺着河边树林里的小路往海边走,走着走着,突然前面出现一个人,凄厉地大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边喊边朝他跑来。

  他一看,来人是个男子,身上没穿衣服,近乎赤身裸体,冻得全身哆嗦,除了高喊“救命”,再就是语无伦次地告诉他:海上“打了船了”!船沉了,一百多人都落水了!

  这村民一听是出大事了,便立即跑回村公所,报告了值班民兵。民兵立即沿街敲锣,用铁筒喇叭喊话,村民闻声而动,眨眼间,便紧急集合起上百人的救援队伍。大家带着担架、棉被、棉衣等,直奔海边。

  他们在岸边总共找到了十来个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将其全部救回村里,分派到一些村民家里,取暖、抢救。

  天渐渐亮了,听到消息的村民纷纷拥到村公所一看究竟,我也去了。挤在大人堆里,我看到村公所的地上躺着一些死难者的遗体,身上盖着席子。据说这都是没有抢救过来的。事后,村里给每个死去的人做了棺材,在遇难海域的沙滩上安葬了他们。

  我还在现场看到一个衣着颇为讲究的人,据说他就是失事轮船的船长,落水后因为有救生圈,他最终获救。

图片
资料图

  有幸存者讲述了他们可怕的经历:当他们乘坐的小客轮行驶到黄县(龙口)北部海域时,突然遭遇国民党军舰的故意撞击,船体损坏、进水、失去动力。之后,那军舰竟然用钢缆拖住小客轮,迎着风浪狂奔起来,看那架势,是企图让客轮沉入深海,以毁灭其罪迹。小客轮船长预感到重大危险后,果断地用斧头砍断钢缆。小客轮在大风浪中一边下沉,一边被冲向浅海,并很快沉没。

  船上乘客据说有一百多人,大多数人都葬身大海,少数人拼命游到海边,但在那个寒冷彻骨的冬夜,游上来的人大多又被冻死了,最后只有极少数人获救。

  难船上有一个小伙子,他本来是和母亲、弟弟一起乘船,打算回山东老家的。母亲和弟弟都不幸遇难了,他游到海边,获救活了下来。“亲人都没有了,你们救了我,我就留在你们村吧!”

  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后田村村民的救命之恩,这个小伙子积极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开到前线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在他旁边爆炸,把他的耳朵震聋了,所幸其他地方只受了点轻伤。他成为残废(疾)军人,复员后又回到后田村。村里给他分了房子分了土地,安了家,结了婚。也许是感慨他屡屡大难不死,村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死不了”。

  来年春节,村里把这一真实的海难救助事件,编演成一个控诉国民党罪行的节目,到各村演出,观者无不为之愤慨,并为无辜死难者伤心落泪。这个节目很好地配合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局势。

  上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到出事海域对难船进行切割、打捞,消除了过往船只的这一航行隐患。

  遗憾的是,受当时条件所限,当年这一惨绝人寰的海难事件在地方史料上找不到相关记载,但亲眼目睹了惨状的后田村人却很难将那一页记忆抹去。(李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