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大力加强珍稀植物繁育工作,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提升珍稀植物的保护与繁育能力,管理服务中心重点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据悉,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苗木快速繁育实验室2处。这些现代化设施为开展植物组织培养、良种选育以及幼苗的标准化培育提供了关键平台,显著提高了苗木的繁育效率与成活率。
依托新建成的设施,中心科研与保护人员针对保护区内的重点物种,开展了系统性的繁育与回归工作。通过播种、扦插等多种技术手段,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包括紫椴、金银花、水榆花楸、软枣猕猴桃等在内的多种苗木1000多株。这些苗木在经过实验室培育和精心管护后,部分已被有计划地回归栽植到保护区的适宜生境中。

此举旨在有效扩大这些保护物种在野外的种群数量,优化其种群结构,对于恢复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具有深远意义。
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言龙表示,加强珍稀植物繁育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工作之一。未来,中心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扩大繁育物种范围,并建立长期监测机制,跟踪回归植物的生长情况,确保“繁育-回归-成林”的生态链条有效运转,为将罗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生态明珠而不懈努力。
编审:王巧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