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黄薪火,惠泽福地万家。10月23日至29日,烟台市福山区中医药文化周成功举办。为期一周的活动以专业为基、以实用为要、以文化为魂,将科普宣讲、技能竞赛、惠民义诊、产业签约、药膳品鉴等多元内容串联成线,为辖区百姓奉上了一场沉浸式、全方位的中医药“健康盛宴”。


政企医协同发力,激活传承创新“新引擎”

作为烟台市福山区中医药文化周的重要“开篇”,10月23日上午的启动仪式不仅承载着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初心,更搭建起政企医协同发展的合作桥梁。启动仪式上,“王兴臣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揭牌成立,标志着福山区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技术传承上迈出重要一步,中医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薪火相传,将为福山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与此同时,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比拼”同步升温。当日14时,中医药健康科普大讲堂开讲,省级名中医将专业中医知识转化为群众可学可用的健康技能,将中医药从“业内薪传”延伸至“大众共享”;10月24日举行的“传承岐黄 医路争先”中医药知识竞赛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强化中医知识学习与技能提升,为福山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储备了专业力量。

产业融合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10月24日,“跨界融合 探寻生命新维度”中医药产业项目签约活动如期举行,来自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以“产学研医同台”模式,共探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活动现场,行业专家还围绕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等主题开展演讲,为福山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前沿思路,助力打造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义诊服务全覆盖,织密群众健康“保障网”
“在家门口就能让市级专家把脉,还能免费体验中医特色疗法,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10月28日上午,在臧家庄镇,刚做完耳穴灸的市民孙先生连连称赞。这场让群众赞不绝口的服务,正是福山区中医药文化周“中医药惠民直通车”活动的生动缩影。

作为中医药文化周的“重头戏”,“中医药惠民直通车”自10月25日起,先后奔赴第一国际新区、福山大集、青润市场、臧家庄镇、回里镇谭家庄大集五大站点,以“一站式、接地气、全覆盖”的健康服务模式,将平日难寻的优质中医药资源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此外,启动活动同步在烟台象楠中医医院举办为期2天的专家义诊暨膏方日活动,特邀省市级专家坐诊,并针对秋冬“养阴收敛”的养生需求,集中展示特色膏方。整场义诊惠民活动历时7天,累计服务群众超万人,不仅解决了基层群众“看中医难”的痛点,更让中医药文化在面对面的服务中深入人心。

中医义诊常见,但如何让中医药文化周的义诊“既贴心又有特色”,成为活动筹备阶段的核心考量。为此,“中医药惠民直通车”活动创新设置9大功能区,构建起“诊疗+体验+科普”的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让义诊不再是简单的“一诊了之”。在任意一场义诊中,群众不仅能享受名医专家义诊、体验中医特色疗法、感受中医药特色成果,更能收获集健康科普知识、健康管理指导、医保慢病报销政策为一体的“健康礼包”,让中医药文化在贴心服务中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更让“治未病”的理念在福山落地生根。

药膳文化焕新彩,打造舌尖上的“健康盛宴”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福山作为鲁菜的发源地之一,早已将中医药理念与餐饮文化深度融合。作为本届中医药文化周的压轴环节,“福膳福山”鲁菜营养膳食与养生药膳活动不仅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升级、体验焕新,更是为本届中医药文化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桑海凝香宴”“当归炖羊肉”“百合烩虾丸”……活动中,一道道融合鲁菜风味与中医养生智慧的佳肴,引得现场群众纷纷驻足品尝。同时,现场还邀请烟台市和心意茶业、烟台中亚药业开设茶道文化、药酒文化展示区,开展可随时互动的“养生讲堂”科普,让参与者在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沉浸中,感受中医药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日常。


推动药膳从“活动体验”向“日常选择”转型,是福山区卫健局举办此次活动的初心,而在一次次活动的落地中,这份初心也有了具体的成果:更多兼具营养与文化内涵的药膳走进更多家庭餐桌、社区食堂;药膳养生理念、健康膳食意识更加入脑入心;“用食材当药材,以膳食作调理”的健康生活方式逐渐普及。“人人了解药膳、家家会做药膳”的养生氛围不仅会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也让福山药膳“福膳福山”品牌成为福山中医药文化走向大众、服务民生的闪亮名片。
福山区中医药文化周不仅是一次中医药服务的集中供给,更是一场中医药文化的深度浸润——现场超万人次的服务规模,线上10万余人的“云体验”,让“生活有中医·中医生活化”的理念穿透社区集市、扎根乡镇农家,真正走进群众日常生活。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中医药的发展从未止步。未来,福山区将以此次文化周为新起点,持续深耕中医药传承创新沃土,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为建设中医药强区、打造健康福山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