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深融文化之力,远航星辰大海

黄渤海新区 2025-10-29 13:55

  金秋时节的烟台黄渤海新区,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活力。

  时光塔下,千人合唱《歌唱祖国·声动时光》,向祖国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内,动漫游戏爱好者沉醉于游戏嘉年华的梦幻世界;与此同时,图书馆中的读者们正分享着对《道德经》等经典的感悟与思考……这一组组生动的场景,正是黄渤海新区先进文化蓬勃发展的写照。

  “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兴业,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同频共振,文化激情与活力在这片土地上持续迸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百花齐放,创新文化新活力

  今年9月,黄渤海新区作家王月鹏作品《从大海到人海》荣获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文章以八角湾和初旺渔村为创作主题,描绘出渔家生活的点点滴滴。读者在品味散文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新区的文化脉动。

  黄渤海新区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人物故事、传统民俗等资源,不断培育文化精品,创新推动数字化融合,加快文化高地崛起。

  磁山脚下,懿荣之乡。王懿荣高级中学报告厅内掌声如潮,凤凰山话剧社第二届原创话剧《一方舞台话先贤》正在上演。这部话剧以“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传奇人生为叙事主线,舞台上,同学们化身剧中角色,再现了王懿荣以金石学家的慧眼发现甲骨文、以文人之躯捍卫中华文明最古老记忆的壮丽历程。“我们希望用话剧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话剧社指导老师张燕介绍道。

  原创话剧不仅是对王懿荣精神的致敬,更是黄渤海新区深耕文化土壤、培育文化新苗的生动实践。在大季家街道山后初家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灯节成为春节期间的保留节目,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表达对海洋的感恩之情,成为展示新区海洋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时,黄渤海新区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利用“渔灯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推出“渔灯春晚”文化品牌。“幸福起航鱼满仓”烟台黄渤海新区渔灯节联欢晚会入选山东省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通过“线上赏民俗、线下共体验”的数字化传播模型,“渔灯春晚”线上触达33万人次,观众反馈满意度达98%。

  此外,黄渤海新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内多所学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剪纸、面塑、京剧等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并结合人工智能、3D打印、VR体验等新技术,让学生们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紧跟潮流,文化品牌走向世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五年来,黄渤海新区以“美学城市、颜值经济、艺术海湾、网红文旅”作为发展定位,紧跟时代潮流,依托众多新兴文化业态,让新区城市品牌闪耀世界。

  2023年,烟台金沙滩成功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年,八角湾获评“国家美丽海湾”。《你好,生活》《一馔千年》等央视节目以及山影集团、腾讯视频等影视剧组纷纷在黄渤海新区取景,为时光塔、深呼吸雕塑等打卡地持续增加流量。张裕国际葡萄酒城获评首批烟台市影视拍摄取景地,成功获选山东省微短剧拍摄取景地。

  “十四五”期间,亚东柒号文创园、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产业文化中心、时光塔等一系列地标性文化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重要窗口。

  依托这些高标准的文化载体,黄渤海新区积极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爱·永恒》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音乐会、郎朗音乐盛典、刘谦·LIVE-烟台站等重量级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顶级的艺术享受。2025年,新区成功举办了刘若英演唱会以及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观演人数超2.4万人次,市外游客占比58.3%,票房收入近3000万元,带动全区综合消费1.1亿元,通过文化的力量有效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

  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成功举办,冯小刚、张艺谋、李少红等国内外知名导演、演员及影视从业者齐聚黄渤海新区,为中国电影未来播下创新种子。央视新媒体直播观看量超3800万次,微博话题总阅读量5.03亿次,新区城市形象向世界完美呈现。

  今年,黄渤海新区抢抓免签政策机遇,开通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两架包机20个航班,将新区的美丽风光与独特文化传递到遥远的俄罗斯大地,入境游市场实现新的突破。随着入境游市场的不断拓展,新区将吸引更多国际文化活动落地,成为展示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重要窗口。

  文化惠民,群众幸福感稳步提升

  文化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根基。“十四五”期间,黄渤海新区锚定群众文化需求,持续构建普惠共享、鲜活生动的文化服务新生态。

  这一普惠共享的生态,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文旅七进”行动。 该行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共享优质文化资源。“梨园绽百村,文化进万家”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惠民活动深入潮水镇、大季家街道、古现街道的90余个村居社区,文化活动累计超过600场,带动线上线下300余万人参与。同时,黄渤海新区高水平承办第五届烟台市民文化节开幕式,推选获评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2个、烟台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9个,烟台市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2个,文化服务真正做到了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以“全民美育,提质行动”为重要抓手,黄渤海新区进一步探索“社会资源融美、节庆地标彰美、社区空间育美”的“三美融合”路径,年均举办各类美育活动1400余场,推动美育在基层沃土中落地生根,社区基层文化设施遍地开花,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好去处。

  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黄渤海新区同样持续发力。近年来,新区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完善阅读设施、丰富阅读活动,持续提升全民阅读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将优质的图书文献资源送到读者身边。自2023年启动“全民阅读年”活动以来,新区累计举办少儿诗词诵读大赛、故事大赛等线上线下活动1000余场,点燃群众阅读热情。与此同时,新区积极推进智慧化改造,将智慧阅读理念与便捷服务持续输送到社区居民身边,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知识传播驿站”。

  黄渤海新区在文化服务领域的务实举措,让文化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节点,黄渤海新区将继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持续拓展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文化为舟,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