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专家叫您如何快速识别脑梗,把握黄金救治时间

烟海e家 2025-10-24 17:53

烟台融媒10月24日讯(烟台融媒记者 武峻平 摄影报道)10月24日下午,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鲁医健康说” 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针对“如何快速识别脑梗死并正确应对”“脑梗死黄金治疗时间窗是什么”“脑梗患者秋冬季如何预防复发”等关键问题,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志刚给出专业解答,为公众普及脑梗死急救与二级预防知识。

脑梗死急性期:“BEFAST”“中风120”快速识别,黄金时间窗内争分夺秒。梁志刚强调,脑梗死救治的核心是“时间就是大脑”,早期快速识别与及时送医至关重要。他推荐两种简易识别方法,方便公众快速判断:

“中风120”识别法:“1”看1张脸,观察面部是否不对称、一侧口角是否歪斜;“2”查2只胳膊,让患者双臂平举10秒,查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0”(聆)听语言,留意患者说话是否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语言。只要出现任一症状,需立即拨打120。

“BEFAST”原则:B(Balance)指突然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E(Eyes)指突发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F(Face)指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指单侧手臂无力或下垂;S(Speech)指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T(Time)指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拨打120。

识别后,正确应对同样关键。梁志刚建议,让患者平卧、解开衣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勿喂食饮水或移动患者头部,需争分夺秒送医。“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早一分钟救治,就能多保护一部分脑功能。”

关于脑梗死 “黄金治疗时间窗”,梁志刚解释,这是指发病后恢复血流的关键时段,目前主流 “再灌注治疗”(打通血管、恢复血流)方法有两种:

静脉溶栓: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黄金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内,是应用广泛的基础急救手段。

动脉取栓:属微创介入手术,医生从患者大腿根部动脉插入导管,用支架“网兜”取出脑内堵塞血管的血栓,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时间窗可延长至6小时,部分患者经影像评估可达24小时。

他特别指出,两种方法有效性高度依赖时间——溶栓每提前1分钟,可延长健康生命1.8天;取栓每提前1分钟,可延长健康生命4.2天。临床中常采用“桥接治疗”(先溶栓再取栓)提升效果,而无论哪种方式,“快”都是核心,医院会通过CT、MRI等检查快速分诊,确保符合条件的患者及时治疗。

脑梗患者秋冬季二级预防:筑牢 “三道防线” 防复发 针对脑梗死患者秋冬季如何预防复发(即 “二级预防”),梁志刚表示,脑梗死复发率高,二级预防意义甚至大于初次治疗,需构筑 “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严格遵医嘱服药(基石):需坚持服用四类关键药物——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栓形成;降压药,秋冬季加强血压监测,遵医嘱调整药量;调脂药(如他汀类),降低“坏胆固醇”、稳定血管斑块;控制血糖药(糖尿病患者适用),严格管控血糖。“切勿自行停药、减量或换药,这是预防复发的生命线。”

第二道防线:管理生活方式(护航):做好保暖防寒,出门佩戴帽、围巾,避免寒冷刺激;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在天气暖和时开展室内或户外适度运动;同时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与过度劳累。

第三道防线:定期复查与监测(保障):定期到医院神经内科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让医生评估药物效果与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梁志刚总结,秋冬季脑梗死二级预防是“以服药为基础、以生活方式为护航、以定期监测为保障”的系统工程,需患者、家属与医生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平安度过高发季节。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