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高发,烟台专家解读:感染后这样治,避免误治踩坑

烟海e家 2025-10-24 17:37

烟台融媒10月24日讯(烟台融媒记者 武峻平 摄影报道) 秋冬交替之际,流感及各类上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态势,“感染后如何科学治疗、避免误治” 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10月24日下午,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顺利召开,烟台市奇山医院结核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绍先针对这一民生热点问题展开详细解读。

据介绍,进入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增多,常见病原菌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等。

在治疗方面,首先是对症治疗。如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还可以使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可应用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如伪麻黄碱等。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的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化痰药物。同时要注意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抗感染治疗前,要明确病原体是哪一种,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等。流感病毒感染后,往往出现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较轻或不明显。无并发症者,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轻。普通感冒若不出现并发症,症状通常在10日内缓解,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通常为对症治疗为主。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若高度疑似或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建议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如果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表现,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对于支原体感染,可以应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此外,对于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以进行中医中药的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因为药物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而且疾病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比如,应用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需注意8岁以下儿童不建议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18岁以下不建议应用。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些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等对支原体是没有效果的,还要注意部分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等有耐药性。所以,如果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还是建议尽量到医疗机构就诊,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治疗。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