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10月21日讯(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刘宇川 摄影报道)“自从采用了新苗种、使用了新养殖技术,一笼海胆数量从之前的240个增加到现在的300个,成活率提升25%,产量提升近三成,为渔民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昨天,看着活力满满的海胆,长岛砣矶镇副镇长刘玉武高兴地说。
砣矶镇井口村海胆养殖区是砣矶镇海胆的核心产区,这里水质澄澈、潮流平缓,海底藻类丰茂,有利于海胆天然生长。2024年,仅井口村就收获海胆10万斤、120万个,占全镇养殖总量的90%以上,其肥嫩的生殖腺、鲜亮的色泽与醇厚的风味备受市场青睐。
但是,传统虾夷马粪海胆养殖也面临着生长周期长、不耐高温、死亡率高等产业痛点。今年以来,长岛砣矶镇党委、政府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力求为养殖户解难题。今年3月,砣矶镇、村两级负责人前往莱州中间球海胆省级良种场进行调研,成功引进生长周期短、耐高温、存活率高的新品种“力洋1号”,并于3月份和7月份分批次引进试养。
为摸清海胆养殖现状,检验此次新品种试养的初步成效,砣矶镇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海胆试养一线进行调研。据测算,此次新苗种推广养殖将带动砣矶镇海胆总产量同比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可增产9.1万斤,为渔民增加产值700万元,进一步拓宽渔民的增收途径。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