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0月1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在昨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烟台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为亮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447家,15条重点产业链均建有科创平台,其中13条产业链建有国家级科创平台。力争到2027年,全市16条产业链均建有引领性、标志性科创平台,形成具有烟台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平台体系,带动产业链突破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资源集聚、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生态营造等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烟台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对新获批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按省补助资金1:1给予牵头建设单位配套支持;对新获批的省级、市级平台,分别给予牵头建设单位最高100万元、20万元的补助。对以市政府名义引进共建的重大平台,按照相关政策、协议规定等给予资金支持。“十四五”以来,市级用于支持科创平台建设发展方面的支出达到15.8亿元,科技口共新建省级以上科创平台61家。
根据《烟台市科技创新“三个一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光电及磁性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筛选100家科技创新平台,建强重点科创平台,着力引导、推动平台载体等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今年以来,100家平台新承担科技项目125项,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68项,获得发明专利及软著66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13篇,实现成果转化138项,转化合同额17.3亿元,孵化企业45家。
下一步,全市科技部门将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科创平台分布情况,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推动科创平台提质升级,凸显科创平台对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作用。争创更多重大科创平台,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核能等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再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具有烟台特色的科技大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每年争取新建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0家以上。在“增数”的同时,持续推动现有科创平台发挥作用,加强对现有科创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发挥创新平台在技术源头供给、资源要素集聚、服务地方产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科创平台与产业链的衔接融合。重点支持100家科创平台培强做优,对于建设情况较好、绩效评价优秀的,支持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不断提升科创平台科研攻关能力。力争到2027年,全市16条产业链均建有引领性、标志性科创平台,形成具有烟台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平台体系,带动产业链突破发展。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鲁公网安备370613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