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成为烟台黄渤海新区秋日里最动人的发展图景。连日来,黄渤海新区各重点项目牢牢抓住施工“黄金期”,瞄准目标、铆足干劲,处处涌动冲刺三季度的攻坚热潮。
东诚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现场一片争分夺秒的建设场景。该项目自今年年初开工以来进展迅速,一期工程车间、办公楼等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车间、控制室、动力车间、综合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主要产品为硫酸软骨素和类肝素,全面达产后,可实现高规格硫酸软骨素年产能200吨、类肝素年产能15吨。项目将建成设备设施领先的高规格硫酸软骨素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原料药生产平台,助力集团原料药业务迈上新台阶,并为烟台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注入重要动力。
在医药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新材料领域也传来佳音。由世界五百强企业华润集团投资27亿元建设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升级项目同样进展显著。目前,纺丝车间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全面投产。

作为华润化学在尼龙领域布局的首个旗舰项目,规划年产高端尼龙切片16万吨、差异化尼龙纤维3万吨,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三。该项目引进国际领先的高效连续聚合生产工艺,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高端牌号产品空白。其产品尼龙66工程塑料性能处于“五大工程塑料”之首,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00MPa,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精密电子等领域可以替代金属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黄渤海新区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赛道上也全速奔跑。其中,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由韩华海洋工程(山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造船基地升级工程,正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84亿元,新建包括多座报验厂房、食堂及资材仓库等多项设施。目前资材仓库钢结构施工已完成80%,3DS与PBS-2厂房等正处于桩基施工阶段。

“项目通过优化布局减少物料运输距离和人工干预,提升焊接自动化和连续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大量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协同’,缩短准备周期,并依托数据互联构建起从原料配送到分段转运的作业链。”韩华海洋总经理权容柱介绍,项目将依托“全维度数据化质量体系”,满足船舶制造对质量可追溯性的高要求,致力成为船舶制造行业高质量标杆。
“这些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将进一步完善新区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抢抓全年发展的“黄金攻坚期”,持续靠前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效,为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编审:李蕾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